可以复制的幸福

温州市龙湾区外国语小学 王依依

 

书 目:《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作 者:薛瑞萍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都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本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

  走上工作岗位将近六年的时间里,年轻的我、充满激情的我——曾经一度有过很累很烦的感觉,甚至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质疑:为什么我要走上教师的行业?就像是一只迷途的羔羊。可是当我面对薛瑞萍老师呈现在我眼前的文字时,我惭愧了……薛老师,她也累过、烦过、沉重过、迷茫过,可是她却幸福地享受这个过程。在《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了的自序中她谈到:“很累很烦。待坐到电脑的跟前,头常是微涨的。工作是很艰辛——往往也是孤独的。……也有沉重和迷惘。但我的文字,往往略掉了疲惫、沮丧和困苦——无涉乎诚实、全面与否,这是我的选择——有意的,我将目光投向了值得的地方。”读着这些话语,那个真实的薛老师,那个善于思考的薛老师,那个博览群书的薛老师深深地打动了我——薛瑞萍,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但她却是平凡教师中的精英,平凡教师中的榜样。

   一次次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带着不一样的感动读着这本书。每次读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我们是老师,最平凡的老师。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这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那他就是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病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 P33 )真诚坦率的她,如实地道出教师的难处,这正是对教育学家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质疑。如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当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不断出现时,我们不能过高地强调教师的作用,也不能过分责备教师的工作。现在好多家长对教师的错误理解,觉得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老师就等于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由老师来负责。教师不是万能的神,教师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只是套着教师这一职业光环而已。在我们班级中,一位孩子的家长就是如此,整天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可以说不闻不问,面对这位家长,我试图找他聊过天,可是没有起到一点作用。有时候我看着这个孩子会不由得一阵心酸。在一次和这个孩子聊天的过程中,我打趣道:“小虎,如果你是王老师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孩子想了想,脸上马上露出了天真幸福的微笑:“那肯定会很幸福……”我知道其实在这颗幼小的心灵的内心深处,他是多么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多抽点时间来照顾他……

  平凡的薛老师和我们一样有平常人的想法,她也曾对借读生,农贸市场的孩子怀有偏见,对于家庭教育差的孩子一样有些无能为力。但是在教育中薛老师却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能够宽容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胸襟,又怎么会生学生的气,即使遇到了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她也能心平气和,用自己的话语、行动打动着学生。于是,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之间更像是朋友。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在平阳县昆阳一小实习的那段日子,我的指导老师曾说过一句让我至今还感动着的话:“孩子做错事是常有的,自己的孩子都能原谅,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孩子指的就是学生)?”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

二、教育的真正快乐——感受学生的快乐。

  我是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孩子们,我没办法给他们慈母般的爱,但是我能像朋友一样地爱他们。带这班小家伙的时间已经有接近 2 年的时间了,“我要带好我们班级的孩子”这是我始终如一的信念。而薛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每当我困惑、迷茫的时候,我习惯性地拿起这本书翻一翻,它总能给我带来灵感和安慰。这两年,我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了,这一路我和孩子们也有了一点小成就,一点小收获,但我们并不骄傲。我们一起努力着,于是在这学期的龙湾区小学语文规范汉字达标比赛 B 组中我们获得了二等奖,我和孩子们高兴地一起欢呼;我们一起努力着,于是大家也看到了我和这群小家伙的努力,我们班级被评为 2009 年区级先进班集体,我和我的孩子们受宠若惊,并下定决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努力,把班级建设得更加美好!

  教育中的真正的快乐莫过于融入学生中间,感受到学生的快乐。现在的我已经尝到了一点甜头,还没有深深地体会,因为我经历的还太少,可是薛老师她已经体会到了。在《投我的影子在你们的卷上——毕业班上的告别典礼》中,( P143 )李江涛哭着说:“我这一辈子,到现在为止,有两个班主任,一个教了我五年,一个带了我一年——就是薛老师。我觉得我很幸福,可是我又觉得我很可怜。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做薛老师的学生。”多么令人感动,有多么令人羡慕、嫉妒的话语啊!沉默寡言的李江涛还在“随便写”中说过:“要来听课,我讨厌来人听课。因为在没人的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就像一首歌,一幅画。我坐在里面,光是听,就觉得好幸福。我不喜欢给人打扰了。”多么真实的话语,多人让人向往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就像一首歌,一幅画。我坐在里面,光是听,就觉得好幸福”,这不正是好多学生、老师都想要的吗?薛老师用心去对待语文,感受语文,感受生活,带领着自己的孩子们,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无疑能成为她的学生是幸福的。

三、种下美丽的种子   ——   一切阅读皆教育。

  “一个教师不爱读书,如同不爱学生一样。”“作为普通教师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揣摩名师背后漫长的修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非经典不是书。”薛老师的读书观更是值得我们欣赏……   这是一个勤于思考,慎思躬行老师,她谈《论语》、谈孔子、谈《诗经》、谈狄金森……在她侃侃而谈的言语中,折射出的是她对读书,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感悟。“我站在课堂上,我就是语文。”说的多好。是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必须通过多读书丰富底蕴,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待语文,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因为你对语文的热爱而产生热爱之情。这种影响是“己之所欲,必施与人”。而我,作为新教师的我,缺少的正是这样丰富的底蕴。薛老师说“一切阅读皆关教育,与生同读,不亦乐乎”,她让学生日有所诵,她认为读不懂没关系,兴趣最关键,贵在“种下美丽的种子”。“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只要尝到了读书的快乐,喜欢读书了,所有的问题,就都将如入了热水的盐块,自会融化的。”其实,在薛老师的身上她是把心实实在在地铺在了书和学生还有教学上,薛老师自信地说过:“坐在我的课堂上,想开小差都难。”

  “不要说永远记得我,当你们丢开了书,就是彻底把我从你们心里抛了出去。”这是薛老师在毕业班的告别演讲上说到的,很羡慕这些孩子们的六年,因为有了薛老师他们读了很多书。我多么希望,我也能给我的孩子们这样幸福的权力!

  在《传过一百年的歌声》中,薛老师说:“整整 6 个星期,我像一条深水鱼,潜在泰戈尔宁静的海底;我像一只自在鸟,翩飞在泰戈尔朴茂的雨林;我又像一朵空空无雨的白云,徜徉在泰戈尔晴朗的秋天。”而此时,我要说:“读着薛瑞萍的书,让我羡慕不已;读者薛瑞萍的书,我希望我就是薛老师的学生……”合上书本,细细品味,最美丽的话语:“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萦绕在耳边,不要求自己能像薛老师这样,但是至少应该向她看齐,我要让我的孩子也能那么地幸福着……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