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圈住的爱

温州市龙湾区海滨第三小学 吴秀弟

 

书 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作 者:(英)罗尔德·达尔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父母之爱是一道复杂的选择题, A 或者 B ,难以抉择;

父母之爱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A 或者 B ,如此而已。    

                                    ——题记

  这是一本充满黑色荒诞感的奇幻文学著作,看这本书就像在进行一场极致绚烂的旅行。即使做最荒诞的梦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事情:一座神秘的巧克力工厂,飞瀑而下的巧克力瀑布,流漫着棕色糖浆的巧克力河,大片大片的口香糖草地,还有牛奶糖堆成的奶油山,工厂里的工人全是来自蛮荒丛林的酷爱巧克力的矮人奥博伦柏人,这些小人一边跳舞一边做工,满厂飞   ……参观工厂要乘坐透明的粉红色硬糖船。在这座巧克力工厂内,任何情感的流动都是隐秘而缓慢的。

  巧克力工厂主人威利·旺卡在全国发出了五张参观金券,四个来参观的孩子折射出了现今社会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整天胡吃海塞的奥古斯特斯,吃掉了如山的巧克力之后终于靠着“勤奋努力”得到了那张奖券,他是暴饮暴食的一类人的象征;被宠坏的薇露卡让爸爸的手下买到所有的巧克力为她寻找那张奖券而终于如愿以偿,她是傲娇的小千金,自我心强,自己想要什么就发着脾气向父母索取的富家女的代表;整天嚼口香糖的维奥莱特是凡事都要争第一、功利心强的暴力女孩的象征;还有沉谜于游戏的麦克是自以为是、以破坏为乐、性情暴躁的一类人的代表。我不禁想问:是什么样的爱导致了他们如此“畸形”的状态?

  父母之于我们的爱形态各异,或宠溺,或迁就,或放纵……把我们置于他们所设定的爱的圆圈内,悉心守候;而我们之于父母的爱要么理解,要么不理解,理解则在圈内享受或孝顺,不理解则在圈外“撒野”。这四个贪婪不懂感恩的孩子最后都受到了惩罚:或掉进了巧克力河、或变成了糖果、或被送进了垃圾炉、或钻进了电视变成了信号微粒。金钱和功利心能够得到进入这座乐园的金色门票,却不能买来糖果给人单纯的快乐和美味。

  其中隐藏在巧克力大亨威利·旺卡与其父亲之间的情感矛盾是最为现实的。威利·旺卡,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拥有一家同样古怪的巧克力工厂。与糖果工厂老板最矛盾的职业,也绝对非牙医莫属了。因为旺卡喜欢糖果,而作为牙医的父亲把糖果全都烧毁掉,在父亲的严厉下他扭曲了对父爱的理解。每当小查理问起他的童年的时候,旺卡的表情是迷惘和伤感的,在他心里,他一直在渴求父爱,却不能对父亲谅解,他的内心是既渴望又失落的。

  多年以后旺卡再次回到老家,发现唯一仍竖立在原地未曾搬移的老房子和父亲多年收集关于自己消息的简报,他该明了有时候有些爱是要用心去感觉的,就像他是用感觉做糖果一样。儿时那些未经风霜的任性,都是幼小的小天真。父亲或许一直担心儿子某天突然想回家,却发现原来的地址已经空无一物的失望,所以才守在那边“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因为任何的陪伴都是有温度的。当他拿着牙具给旺卡做检查而看到儿子多年以后仍然完美无暇的牙齿时,苍老的脸上写满了感伤与怜惜。最后两人在肢体上的生涩拥抱无不让人感觉到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一种叫做爱的温暖在流淌……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自己包庇、纵容是一种爱的表达,对子女非打即骂也是种爱的宣泄。哲人说,影响你行走的不是一双鞋,而是一粒沙;同样,遮住你视线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缕烟。父母之爱是一种很玄的东西,真像一缕烟,想紧紧用手攥住,却从手指间悄然滑开;想闭上嘴吞下肚,它却调皮得从鼻孔中飘然逝去。它远行天涯,近缭双眼,而正是这种无形的物质,有时却会捆住我们放牧的心灵。时下的年轻人,父母之爱在我们的眼中究竟为何物!

  曾经,我在母亲用爱圈住的圆外肆意撒野,甚至于把母亲当“奴仆”来使唤:当年我早自修起不来,觉得母亲“有责任”叫我起床;“有责任”陪我早起给我做早饭;“有责任”替我洗衣服、洗碗……总之,她“有责任”照顾全家老小!所以我至今仍不会自己烧饭做菜,衣服洗不干净,而这一切又理所当然地都归罪于母亲。我渴望自立、独立,我固执地认为这所谓的母爱阻碍了我。后来,学业日益加重,我压力重重。我感觉是我父母造成的:我跟父亲很少沟通,在我眼里,他是严厉的;而我母亲,她的感情过于泛滥,于是我又嫌她罗嗦,她的意图很明显:你考个好成绩,我好脸上有光!我很讨厌,我不希望我的成功是为了任何人。我要创造自己的空间,而不是别人设计的!父母的这种关爱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种枷锁,所以我想逃离,远远地逃离,就像旺卡一样。再后来,我终于离家求学在外,父母都已不在身边时刻照顾了。那些“三点一线”式的日子里,我开始怀念父母和昔日的种种关怀。每个人对遗失的时光有不同的期待,就有不同的答案。每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芒消失在地平线,总感觉世界好象一下子安静了许多。犹如家门前的两棵大树,它们长得枝繁叶茂的,我却老是埋怨它们挡着了光线。一场台风将它们全部刮倒了,每当烈日暴晒的时候,我又怀念起它们所带来的种种好处。有时候想念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它像一列加速的列车,一直奔腾向前,你想停下来,停下来……却找不到刹车。这大概预示着我长大了。

  诚然,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爱的方式有时过于陈旧,可为什么我们不好好沟通,好好用心去理解、去包容呢!偏偏让这些既不成熟又任性地想法占据了我们的思维。当我们一抬脚骄傲地跨出他们为我们圈定的圆时,可能就会收到一些冲动的惩罚,精神上的缺憾是任何物质都取代不了的。就如旺卡,我可以感觉他对小查理及其家人是既羡慕又嫉妒的,因为这种亲人之爱正是他从小就没了的,或是他从小就解释不了的。所以他的一些举止充满了古怪,这正是他孤独的外显。

  小查理和他那可爱的家人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家”。 小查理出生在一贫穷的家庭。家里有祖父母、外祖父母,一家七口住在一栋摇摇欲坠的小木房里,却相互之间和睦融洽。虽然只靠父亲一人赚钱养家,每个夜晚,一家七口吃的晚餐都是卷心菜汤,可是小小查理觉得能与自己最心爱的家人一起分享贫穷与快乐是最幸福的,以至他愿意放弃做巧克力工厂未来继承人的机会而选择跟家人在一起。他最爱的爷爷乔,曾经为旺卡工作过,会给他讲述巧克力工厂当年的故事。这时候的小查理看着街角那个弃儿一般的建筑,会有一些感慨,一些向往,他同样渴望拿到金票到梦想中的巧克力工厂玩,但却不敢奢求。在他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他一盒旺卡巧克力,全家人围着他看他打开的那种期盼眼神及打开后不轻易流露的失望,触动心弦。小小查理是多么失望,但当他把巧克力一块块分掉时,全家人却是那么的幸福和谐。最后当他得到拿张金票时却犹豫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钱,不是巧克力!”看到这里,我的心总在颤动!这就是亲情最原始最纯洁的爱啊!!

  总会有一些感动会触动尘封的心 , 我相信旺卡是带着矛盾和激动的心情回家的。当他看到在白雪中仍有一座跟当年无二的“家”孤独地矗立着等待自己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当他看到父亲曾经权威的脸在岁月变迁中留下刻痕,依然守着对儿子的那份曾经脆弱却始终坚定的爱时,会不会明了有时候亲人的爱可以埋得很深,深到只有用最淳朴的心才可以感受到。他最终明白了爱,回到了最初离开的圆中。

  都说圆是世上最完美的形状,相信在这个浸泡着爱的圆内,一代代都可以活得很和谐,只要我们愿意。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