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小学 孟德雷

 

书 目:《孩子,别怕——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抗挫力》

作 者:陈可卉

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每一只无病无灾顺利成长的河蚌 , 只能作人美味。一颗小小的的沙砾,给予河蚌伤痛的刺激,迫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把这粒沙子层层包裹,经岁月打磨,河蚌终于孕育出最光彩夺目的珍珠。

  蚌病成珠,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契诃夫曾经说过:“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挫折,能使每个人的成长走向成功,走向成熟,更是磨练意志和提高适应一个人能力的最好途径和内容。

  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他们在优渥的家庭环境和溺爱的家庭氛围中表现出一些性格上的普遍弱点:自私、好胜心强、输不起、胆小,遭遇困难往往一蹶不振或者逃避退缩等等。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过于平顺,缺乏挫折及考验的打磨。

  教书几年,我也曾碰到形形色色的诸如上述情况的幼儿,有时候我是那么爱莫能助,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孩子,别怕——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抗挫力》这本书,通过一些通俗易懂但真实的故事,讲述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启发我们成为明智的父(母)亲和教师,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帮助,使他们渡过难关。掩卷静思,闭目冥想,感悟有几点:

一、树立榜样——做传递正能量的“复印机”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很多家长都是以高标准去要求孩子,而自己却在孩子面前常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呢?所以,我认为父母是原件,家庭教育是复印机,孩子就是复印件。

  心理学上说,模仿——学习的重要管道之一,孩子若没有看到正确的示范,他也不可能表现出正确的行为。《孩子,别怕》书中提到了一个研究结果,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因为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从小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父母的行为和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他的所作所为大都是接收父母的语言以及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如果父母在面对挫折时选择逃避、略过,甚至假装看不见。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也会逃避现实,怨天尤人。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一二年级时活泼可爱,在体育课上表现踊跃,深受我的喜爱。而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脾气却却变得焦躁易怒。在体育课上,同学无意间的碰撞都会导致他恶语相向,不惜大动拳脚相加。有一次,我上前制止,他一脸愤怒,嘴巴里还不停得大喊“是他惹得我,是他惹得我……我还没有发泄够。”经与他班主任沟通后,我了解到,他父母离异,母亲单独抚养他。平日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急切粗暴,孩子稍有犯错,就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打骂,使得孩子的性情也发生大变。因此,我想,母亲的行为就是孩子复印的内容。要想纠正孩子的行为,很重要的就是母亲要先改变她的教育方式。母亲因为自己的婚姻失败,而把不良情绪都投射在孩子身上,这样不仅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的良好榜样,而且粗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心灵蒙上阴影,使得孩子性格变得冲动、甚至暴戾。

二、温暖拥抱——做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孩子成长的过程总是一个不断试错并纠错的过程,当试错的结果是失败的,孩子难免会失落、沮丧。但是作为师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是他坚定的支持者”。因此,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不要马上责骂孩子,要先听孩子的说法,避免孩子对于错误过度指责,或者因为害怕犯错承担责任而采取撒谎的方式。我们要安慰、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调适低落情绪的方法,告诉他下一次可以怎么做。要在平时多培养孩子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避免孩子陷入钻牛角尖的情绪里。有了温暖拥抱,而不是冷面责罚,孩子们一定会更有勇气向前走,身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就是孩子最好的靠山。

   《别怕,孩子》书中向我们分享了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的一个教育实例。在校园里他看到某位同学用泥块砸男同学,就请他放学后来校长室。学生抱着挨骂的心态站在门口。陶行知先后掏出三颗糖放在孩子的手里,分别奖赏孩子的准时到校长室、尊重校长及时停手和他的正直善良,与坏人抗争的勇气。该学生突然泪流满面,主动认错“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颗糖奖励他的正确认识错误。

  通过这个案例,我在想,微风拂面往往胜过狂风暴雨,无论是家长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一味的训斥孩子,而是拥抱、尊重孩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尊重我们,聆听我们的教诲。挫折忍受力的训练不是加法,减法,上一堂课就可以学会,当然也不是一种知识,查字典,翻百科全书,背下来就好。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培养他积极面对、思考、处理,知道挫折不过是一个转弯,每一次的危机都是转机。当孩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后,你将会发现孩子比原来更加坚强与茁壮。

三、轻轻放手——做加油呐喊的旁观者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你不是帮助者,不是给予者;信任,是轻轻放手,是拒绝急躁,是耐心等待。世间万物皆有它的时机,让孩子经历风雨挫折,秉持“你能做到”这个坚定的信任,孩子就能结出百倍以上的果实!就像书中所说:每一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能,而父母的信任,是使孩子潜能开花结果的强大力量。

  悠悠是我教的一位四年级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缺乏自信。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也从不见她主动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体育课上总是一个人在旁边呆着。为了解决悠悠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拿器械,上课尽量表扬她的进步,经常对同学说:“看,悠悠今天听课非常认真,动作做得非常标准!”有时候我会请她当我的助手,在我的帮助指导下给同学做示范性动作。我给她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能行!'”渐渐的,悠悠开始变得活泼开朗,不再孤独,体育课上能看到她主动参与,与同学愉快游戏,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所以,我们要正面的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作为父母,要常常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 ... 只有你相信孩子了,孩子才能真的能做到。

四、体会失败——做挫折教育的设计师

  一个孩子的生活若脱离了挑战,那么孩子是永远都不能得到进步的。在一个充满刺激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管是面临何种困难,都会很容易的克服。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的给孩子提供一些小小的挑战,让孩子在挑战中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从婴儿期—幼儿期 - 儿童期 - 青年期,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给予不同方式方法的环境刺激,让孩子适当的接受挑战,促使孩子慢慢的进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和学习动机。当然这些“挑战”,必须要接近孩子的能力,否则,这些“挑战”对孩子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体育游戏“分腿腾跃“,俗名跳山羊 , 是小学生很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整个动作包括助跑、起跳、支撑腾空和落地几个环节。分腿腾越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会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女同学,所以在练习前我会多一些辅助训练,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由分解动作练习到完整动作练习,由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并且对动作难度要求不能太大。发现练习中出现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的学生我会给予正确引导,鼓励,根据他们的能力设置不同的难度供他们选择,对于胆小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勇敢挑战;对于大胆、能力强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山羊” 。一次又一次征服更高难度的“山羊”,不仅使孩子脸上展露获得成就感的笑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给孩子最好的疼爱,就是手放开,让孩子知道生活的美好,也要让孩子知道世界如此邪恶”,这是印在封面上的一段话。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往往会走入两个极端,极端的溺爱或是极端的放手,这也许只是个尺度的把握问题,然而做为家长真正需要学习的,恰恰就是对教育尺度的精确把握。当孩子过于依赖我们时,必须狠心地放手,给他们探索世界和遭遇挫折的机会;而当孩子身处逆境时,我们需要理解和包容,用爱抚慰他遭受的伤害,用耐心鼓励他勇敢地爬起来,微笑着接受现实,继续开始崭新的探索。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