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吉生小学 沈文琴
书 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 者:尹建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早有耳闻,尹建莉老师的女儿非常优秀,只是在读了她的作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才知道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源头的。从书中可以看出,她对女儿何等用心,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无痕。这本书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作为一名老师,这本书更值得我们一读。
“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学习而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 ” 这是从尹老师的书上看到的一句话。这是值得我深思的一句话,也是我们所一直在追求的。现代教育倡导优质轻负,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的乐趣,但事实是我们的学生学习依然很累,教师压力依然很大。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逃学的情绪,扪心自问,我们的学生学得是否轻松,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也一直在抱怨,为什么我们教得那么辛苦,学生却学得那么痛苦!读了尹老师的书,我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尹老师强调要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愉快的事。她想方设法让她的女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尹老师的女儿两三岁就能认识几千字,我想她也并不是人们所谓的 “ 神童 ” ,尹老师没有刻意教过她认字,没给她做过一张识字卡,而是化 “ 讲 ” 为 “ 读 ” ,从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时,她就把书上的文字,一字字给她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导哪,妈妈读到哪。这样使孩子慢慢地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当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尹老师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教起来也轻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因为这样,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觉得学习其实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认识拼音、认识人名币等这些内容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都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尹老师却有自己的妙招,她和孩子玩起了 “ 开小卖部 ” 买卖物品的游戏,在游戏中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不拿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而是通过 “ 活动 ” ,教孩子学加减乘除,促进孩子数学运算能力,在玩中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拼音时,尹老师为了让女儿尽快掌握拼音,不是像我们一样机械地教孩子读,而是让女儿在学校学了拼音,回家来教教妈妈,让女儿当起了小老师。这样,孩子在学习时更有了责任感和自豪感,也更愿意主动积极去学习了。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个爱阅读的孩子,但是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爱看书。慢慢地,家长放弃了,老师也放弃了。读了尹老师的书,我恍然大悟。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孩子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真是一言点醒梦中人啊,想想我们自己,不正是这样吗?总是禁不住诱惑,对于别人的强迫也总是无法接受。原来,都是方法问题。尹老师希望孩子大量阅读,她就选用了有很多悬念的金庸小说来 “ 诱惑 ” 她去阅读。有时,自己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才读到这里,后面你自己去看。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不要直接要求他 “ 读书去 ” ,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哈哈,我又学了一招。
尹老师极反对让孩子写 “ 暴力作业 ” ,为了抵抗暴力作业,她让孩子宁可被老师惩罚也不做。有时老师的作业是机械重复的,她就帮孩子做作业,省更多的时间让她做她自己喜欢的事。她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从来不苛求孩子考 100 分,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是啊, “ 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 ---- 很苦。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我们要让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让她喜欢这门课。只有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尝到乐趣,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尹老师在书中很强调学习不要带功利性,而是让孩子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 , 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将学习和思考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好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是轻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