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伦理

衢州江山市城东幼儿园 黄莹

 

书 目:《敬畏生命》

作 者:阿尔贝特 . 史怀泽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敬畏生命,这是阿尔贝特 . 史怀泽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他的这一敬畏生命的思想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敬畏生命》这本书中,史怀泽说: “ 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 他所说的敬畏生命不仅仅是对人类生命的敬畏,也同时是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的敬畏。在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理论中,将所有的生命都视为同等崇高和值得敬畏的,关心它们的命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伤害它们,在危难中救助它们。那么为什么史怀泽会如此尊重敬畏生命呢?通过读《敬畏生命》这本书,我觉得是与其信仰,人生历程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而我们也可以发现敬畏生命这一理论在当今社会中也依然适用。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例子,有家外国大公司招聘员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 “ 您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 大部分的应聘者都回答没有宗教信仰,解释说宗教是一种迷信落后的表现,不符合科学。然而这些回答无宗教信仰的应聘者都被淘汰了,公司负责人的意思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精神上的一种缺陷。也许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我想说的是经历了漫长岁月洗礼而依然存在也依然被绝大部分人所信仰的宗教就肯定有其让人值得推崇的闪光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就从基督教思想源泉中找到了闪光点。史怀泽出生在德属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凯撒堡的一个牧师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牧师,母亲是牧师的女儿,整个家庭充满了虔诚的信仰氛围。他在大学攻读神学,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基督教所包含的道德思想滋养着他的思想和灵魂,可以看出,基督教的一些思想精神对其思想乃至整个人生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基督教教导人们平等、宽厚待人,谦卑处世,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更重要,消除怨恨,要肯吃苦,忍耐,关心世界上穷苦的人,关怀弱者,爱人如己,在患难面前要坚强。尤其是耶稣为拯救世人不惜尝尽人世间诸般艰苦,乃至牺牲生命,更是展现出对于人类福祉的无限宽大的同情心。曾有人说史怀泽的思想其实是圣徒圣弗兰西斯科 · 冯 · 阿西斯思想的复活。对此,他自己认为也是如此。从他的大学时代起,就是这个圣徒的最深刻思想的敬仰者。圣徒圣弗兰西斯科 · 冯 · 阿西斯早就宣告,人类与生物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正是来自天国的福音。但是他的听众认为,这只是虔敬的诗歌而已,并不试图在地球上实现这一福音。而史怀泽在其《敬畏生命》中表明是一种要求彻底实现的人类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抛开宗教中的非科学思想和论断,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宗教思想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仍然值得推崇和宣传。

  史怀泽说: “ 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 ” 看似很简单的几行字,看似只要我们爱惜生命就是善,然而我们会无奈的发现人的意识的根本状态是: “ 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 ” 为了我们自己生命的生存,我们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以其他的生命来维持着我们自己的生命,那么这是我们人类的 “ 恶 ” 吗?与其说这是人类的 “ 恶 ” ,不如说是神秘又残酷的命运。自然不懂得敬畏生命,他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存在着无数的生命,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毁灭着它们。不可否认,任何生命都有其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们的存在,尊重一切生命其实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看《敬畏生命》这本书时,脑海中曾浮现这样的场景: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各种各样的生物与人类友好的生存在一起,明媚的阳光下,一切生命快活的生存着。而史怀泽给我们另一幅画面:你踏上了林中小路,阳光透过树梢照进了路面,鸟儿在歌唱,许多昆虫欢乐地嗡嗡叫。但是,你对此无能为力的是:你的路意味着死亡。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由于你无意的罪过,美好的生命之歌中也出现了痛苦和死亡的旋律。史怀泽的敬畏一切生命的思想是如此美好的理念,但现实仍然告诉我们一些生命的存在意味着另一些生命的必然消亡。弱肉强食依然是自然给予的定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命分高低贫贱,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会需要靠吃其他的生命比如动物的肉来获得生存的能力,或是在不制造不觉中伤害了了一些弱小的生命比如昆虫,这些都不可避免,我们不是神,也不是完人,我们只有在自己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护其他的生命,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有道德的人。

  与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理论相悖,现今世界的一些现象让人觉得有些寒心。一些人公然地视其他生命为无物,一些严重故意伤害生命的想象屡见不鲜。从滥砍滥伐破坏生物的生存空间到社会上出现的食人肉再到世界一些地区的战争冲突等等。这是人性的无知还是道德的沦丧,是现代文明造就了现在道德缺失的人类还是人类背弃了文明,恐怕不难推断。以战争位例:我们的非人道比前人的非人道更危险。使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一部分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这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形势仍然有启发意义。

  史怀泽说: “ 人必须要做的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所有这些能想象的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产生于有思想的生命意志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把肯定人生和伦理融为一体。 ” 它的目标是: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的物质、精神、伦理的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我们不能支配其他人的思想行动,我们有时候也可能很难做到心与行动相符合,每个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却也受各种因素的支配。可是不管怎样,我们能做事的却依然很多,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可是却可以要求自己该怎么做,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善待生命,提高自身德行本身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敬畏生命不是无知的膜拜,而是以一颗平等的心对待每一个生命,把爱同等的分给其他生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放生一只小蚂蚁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于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些伤害生命的行为,我们可以自责,却不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我们说人生而平等,也同样可以说生命生而平等。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很渺小,但俗话说: “ 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 ” ,没给人的力量累积起来却可以改变世界!敬畏一切生命,同样也是在敬畏自己的生命。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