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施琼洁
书 目:《上学的烦恼》
作 者:达尼埃尔 · 佩纳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想,每一个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烦恼,那就是当面对那些差生或者是劣等生时束手无策,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脑子究竟在想些什么,有时候甚至会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他们立马消失,眼不见为净。但是有这么一位教师,他却认为:在教育中, “ 差生 ” 才是最正常的学生, “ 差生 ” 才能充分证实教师的职能!他就是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 · 佩纳克,同时他也是一个教育者,更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差生。他用自己多年的经历和教育的经验,写下了《上学的烦恼》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佩纳克深入描绘了差生或者劣等生的思想和心理,他的观点掷地有声:这些差生或者劣等生,他们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当下最紧要的不是去追求多么高尚的荣誉,而是应该去探究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高超技艺,应当努力去体会那些差生和劣等生的心境,走进他们的世界,给予他们以关怀。
的确,我们往往只是一味地抱怨这些差生或者劣等生带给我们无穷的麻烦,却没有深入去了解他们的世界。我们从心底里希望他们个个都能成才,却常常徘徊在他们世界的边缘,无法去体会他们的痛苦和悲哀,他们的世界最需要的是什么,这该是一个值得引发所有教师关注的问题。
佩纳克在书中首先剖析了自己作为差生时的情况:他用了一年时间才记住字母 a ,他听不懂课堂上老师在讲什么,他发明各种恶作剧捉弄学监和老师,他不做功课而编造各种谎言 …… 从他自己的经历和这些年在教育一线得出的经验,他分析道:差生之所以往往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掩饰自己,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深深意识到自己无能、无用,进而感到自己不配别人的爱。他们根本不明白老师教授的课程,只感到自己被排除在一切之外,觉得前途无望,所以只有寻求在其他方面展示自己的能力,或者借其他事情来逃避,甚至沉迷在自我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享受着主宰一切的乐趣,也许这是他们唯一觉得自己存活在这世上的意义。
而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必须去做些什么呢?佩纳克用非常幽默的方式通过一个小小的对话告诉我们,教师们应该做的,正是一个字:爱。所谓爱的涵义,佩纳克针对他们的世界进行了诠释:鼓励、关爱、耐性。
佩纳克在书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 恐惧感,正是我当时上学的最大问题,这就是学习的门闩。后来我当了教师,最紧迫的事情,就是消除那些最差学生的恐惧感,毁掉这个门闩,让知识有机会通过。 ” 听不懂课的学生,迷失在其他所有人都能听懂的世界里,感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耻辱。他们苦闷、畏惧、不安、气恼、自暴自弃,同时又深深地渴望着老师的肯定甚至表扬。恐惧感是差生学习的门闩,我们教师要毁掉这个门闩,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爱。绝大部分的教师曾经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至少在他目前所教任的科目上,所以要切实体会那些差生的思想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即便无法体会这种痛苦,却并不妨碍给予他们鼓励,反而要将他们一点滴的进步扩大为大大的成长,让他们那个充满绝望的世界里留有希望的曙光。
可是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教师也不例外,真正要做到不生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忍无可忍,有太多的令人抓狂,太多的无语和无奈,有时候不把这些情绪发泄出来恐怕会憋得内伤。虽然我的教龄还不算长,但是我对这样的情绪深有体会。有时候,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愣是能背整整一下午都背不下来;有时候,同样简单的题目做过一遍又一遍,讲过一遍又一遍,可出现的依然是最原始的那个完全不着边际的答案;有时候,仅仅是最简单的一个字就能认准了错绝不回头,恨不得让他吃下哆啦 a 梦的记忆面包再也不忘记 …… 现在想来,的确是真的难以体会差生或劣等生的这种痛苦,根本就理解不了他们所处的这种无知的状态,因而生气,因而愤怒,甚至出言不逊,无意中更加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如佩纳克幽默而睿智的比喻 ——“ 永远 ” 和 “ 总是 ” ,就成为受伤的自尊心向劣等生推荐测量时间的惟一计量单位。
因此,在差生和劣等生的世界里,他们需要的除了教师们的鼓励和关爱之外,更需要教师们足够的耐性去理解他们,等待他们,对他们不放弃、不抛弃。佩纳克所推崇的教师正如将他从道地的差生中拯救出来的那位老师一样:他们不容许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始终死死抓住滑向深渊的学生,一点一点往上拉,直到将学生拉上岸。佩纳克碰上了三位这样的教师,也许这些教师早已将他淡忘在莘莘学子的浪潮中,但他却永远感恩在怀。他们有足够的耐性始终鼓励和关爱着他们的孩子们,对教育的爱也不是停留在口头炫耀上,而是体现在每一堂课里,体现在对孩子们的每一次鼓励和关爱中。他们的眼中,这些所谓的差生或者劣等生们,和其他学生都是一样的,并且愿意去理解差生们的世界,愿意去死死拉住他们不至滑向对前途和未来无望的深渊中。
由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可曾做到这样?答案显而易见,远远不够。我很庆幸,自己无意中在宁波书城的顺手一牵,居然淘到了宝贝。这位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教育者达尼埃尔 · 佩纳克,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他的这本《上学的烦恼》不仅仅道出了差生或者劣等生的思想和心理的那种恐惧和绝望,也让所有的教育者从经常对他们的生气愤怒中解放出来,意识到很多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 “ 真的不是故意的 ” ,他们本身那种无法理解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的痛苦其实对他们自己的折磨有时甚至是令他们绝望的,他们的世界真的需要更多的爱,更多的鼓励。
我不敢说我一定能做到佩纳克心中推崇的教师那样,但我想这本书之于我的意义,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更好的去尝试与差生或者劣等生沟通的大门,今后在面对他们时会更多想想佩纳克的话: “ 往往一个眼神,一句和颜悦色的话,一个信赖、明确而坚定的字眼,就足够了,就足以消除他们的无知的苦恼,减轻思想包袱,将他们安置在最直接的现实中,获得更大的动力。 ” 然后,给予他们更多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