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蜗牛的引路人

嘉兴市阳光智障(孤独症)幼儿教育康复中心 钱秋婷

 

书 目:《蜗牛牵我去散步》

作 者:陈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闭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战胜自闭的心,这才能改变孩子,同时改变家长。我是一名特教老师,从事特教行业已经有 1 年半的时间了。在一次关于自闭症的家长活动中,我的两位同事用她们夸张的肢体动作,抑扬顿挫的动听语言,向家长们演绎了诗朗诵节目《牵着蜗牛去散步》。 “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 这一段文字,简单,纯朴,让人为之动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向我推荐这本书《蜗牛牵我去散步 —— 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其中引子就是那一段感人的文字。顿时,这本书便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在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有很多的疑问。是什么让作者(母亲)从苦难与折磨中站起来,伸出双手,真正接纳她的自闭症孩子;作者又是如何从一个迷茫无助的母亲,转变成一位自闭症教育康复专家;在这位作者与她自闭症孩子之间,又磨擦出怎样感人的故事;既是自闭症孩子家长,又是自闭症教育康复专家,作者出版这本书,想要表达什么意愿。我是带着这样的疑惑,用了 3 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在书中,作者讲了很多关于自己面临困惑的经验之谈,案例中也拥有很强的专业信息量,并让自闭症家长学会真正地理解和全然接纳孩子,一起来战胜自闭症。另一方面,从书中我也联想到了自己接触过的自闭症孩子,乐园里的这些自闭症老师、家长们,她们是不是也需要无穷大的信念和努力来帮助自闭症孩子。这才是我们真真实实所要面对的。下面是我读完这本书所想到的某些感触。

  • 坚持不懈的家长,拥有好心态

  我很佩服我们幼儿园的家长们,尤其是亲子班的那些可爱家长。因为拥有一个特殊宝宝,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负担已经够大了。但是亲子班的家长还需要每天陪同自己的幼儿,从早上晨间活动到下午最后一节课离校,接受科学合理的康复教育训练。我接触过一个自闭症孩子,他无主动性语言意识,情绪行为非常严重,一旦让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就会发脾气,用头去撞地面。妈妈抱住他了,他还要去抓妈妈的脸和头发,任何人跟他说,都听不进去。妈妈脸上都是宝宝抓的伤痕,坑坑洼洼的。我每次看着妈妈那憔悴的脸,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可是他妈妈跟我讲: “ 没关系的,他是我的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管他对我做了什么,我都要用爱去包容他,纠正他。 ” 家长强大的内心,也正是自闭症孩子依靠的后盾,成为孩子未来的引路人。

  • 天真可爱的孩子,你们才是天使

  在特殊幼儿园工作,面对的都是特殊儿童。其实,这里的孩子都很可爱,很善良。他们是星星的孩子,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关心他们,给他们上好每一节个训课、感统课。自闭症的孩子们也会用改变来回报给老师、家长。有时是一个小小的眼神肯定 —— 看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或拥抱;有时是在游戏中的主动参与 —— 会跟着其他幼儿一起玩跳圈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会排队等待。尝试模仿蹲下跳的弯膝弹跳动作;有时又是语言仿说上的一大进步 —— 看着照片上的爸爸妈妈会准确说出。这是自闭症孩子通过他们的成长,回馈给我们的美丽。也正是孩子们这些点点滴滴的成果,激励着我们的家长,不放弃,要勇敢。相反地,这个时候,是自闭症孩子,成为了家长荆棘路上的引路人。

  • 牵着蜗牛的我们,努力成为引路人

  家长是孩子一路成长起来的坚实后盾。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为孩子作出的决定,会影响孩子每一点一滴的改变。与其说是我们带着孩子成长,不如说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坚韧、乐观、向上的积极精神,从容面对未来的人生。

  是的。每一天从太阳升起到夕阳西下,地球都在缓慢转动。自闭症孩子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成长路上,似乎可以依靠的,只有我们家长和老师。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坚强不催。在孩子痛苦之前,我们要找出相关的 “ 导火 ” 因素;在孩子哈哈大笑之前,我们要有设计意图和准备;在孩子想要开口模仿语言之前,我们要有康复训练档案,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 希望在 “ 每一次 ” 之前,我们都可以引领自闭症孩子成长,为他们铲平路上的碎石。

  蜗牛虽然行走得很缓慢很缓慢,但是它却带领我们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 “ 我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可以这么温柔。我听到了鸟声虫鸣,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是这么亮丽。 ” 我们牵着蜗牛去散步,似乎更像蜗牛牵着我们。 “ 它们 ” 是如此可爱天真,请不要遗弃他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请努力成为 “ 蜗牛 ” 的引路人。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