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除了成绩
我们还应给学生留下点什么?

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 沈尧杰

 

书 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作 者:苏霍姆林斯基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暑假抽时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书中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活力有爱心的人,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教育,我们似乎对学生的成绩看的太重,而忽视了对学生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结合暑期培训我想到一个问题: “ 当孩子们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除了成绩还得到了什么? ”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想到自己在教学中一切以成绩为重,成绩不理想时把活动课、劳技课都用来上科学课,全然不顾学生感受;想到成绩很差的学生经常成为办公室同事们数落的对象;想到英语很差的学生痛苦地皱着眉头上英语课;想到毕业后曾经经常被我批评的 “ 差生 ” 有空就来学校看我,而很多考入重点的 “ 好生 ” 则音讯全无 …… 感慨万千之余起草本文。

  曾经听过一句话:学校不是工厂,我们不是在生产 “ 产品 ” 而是在教育一个个活生生的 “ 人 ” ,不管好生差生将来都将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因此我们的教育不允许出现 “ 次品 ” 。 “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 这句曾经在教育界风靡一时的话,我认为从成绩上来说只是一个教育梦想,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仅有七十二人。古往今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有的学生确实很难掌握所有的课程知识,我们如果能理解他们的这种现状,不去逼迫他们一定要考及格,而转而去发现他们其他长处并加以发扬,或许学生们将变得不再讨厌老师、厌恶上学。相信,也不会有学生毕业后回校找老师寻仇的案例发生。

  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无法改变国家教育体制,无法拒绝中考、高考,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我想,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我们至少可以或者说应该为了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保持一颗美好的心灵而尽量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反思之后我发现,只要稍加留意,其实除了成绩,我们可以留给学生的东西还有很多:

一、让学生学会微笑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 :“ 微笑是生活的一剂良药 , 它能让人懂得幸福。 ” 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每天被满满的课程和作业压着,很多老师上课为了维持良好地课堂纪律总是严肃着脸上课,学生在课堂上根本不敢随便笑,下课总共十分钟哪个老师拖个课可能只剩五分钟,上完厕所直接就上课了,下课时间很少能得到真正放松。课间碰到老师,由于教学导致的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学生见了老师往往是谨慎地打个招呼,很少有真诚地微笑,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作为教师 , 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微笑,微笑可以使人产生自信,让人乐观向上迎接挑战;微笑可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 , 在与人交往中打破隔阂,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

  要让学生学会微笑,老师首先要自己学会微笑,俗话说: “ 严师出高徒 ” ,这似乎成为了老师严厉对待学生的借口,其实不然,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成长期,中学时期恰恰也是人生叛逆时期。教师的严厉批评严格教育往往起不到积极效果,反而可能让学生误解,甚至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换个方法,老师带着微笑进教室上课,课堂中充满幽默风趣的语言不时让学生发出笑声,平时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及时学生犯错也能温和地指出问题并帮助改正。长此以往,我想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情受到感染。班主任更应该找机会多组织活动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融入其中,让班级充满温暖,让每个成员都能真诚地微笑。

二、让学生拥有爱心

  爱是一个人最美好也是最基础的情感,但是身边经常听到说现在的孩子缺乏爱心之类的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发现现在的学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情感缺失,同学之间争强好胜、相互嫉妒、打架斗殴等事情屡见不鲜,初中的孩子很多都与父母不和,对父母的辛苦工作毫不在意,对祖辈更加疏远甚至讨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组成的社会就是一个没有爱的社会,那将是多么可怕 …… 一个人是否有爱心,相当一方面来自于家庭长辈的影响,但也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有爱心,首先老师自己要有爱心,平时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多一些包容也理解,万不可动不动就当着大家面批评甚至挖苦,不光要爱学生,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对他的爱,平时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相信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要培养学生有爱心,要让他们懂得感恩,利用妇女节、母情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各类活动,比如让孩子们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写一封信、送一份礼物、拍一张照片、做一件事情等形式让他们感悟感恩,并付出行动,这样的教育或许更加深刻。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要热爱社会、回报社会;有学生有困难或者生病要发动孩子们集体帮助,培养他们相互帮助相互爱护的精神。

  要培养学生有爱心,要让他们懂得宽容,所谓 “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 。当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要教育孩子换位思想,告诉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别人的位置、角度着想,不要只顾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何不宽容一些,大度一些,用爱心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三、让学生拥有自信

  居里夫人曾说: “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 一个自信的人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前进动力,一个拥有自信的学生哪怕没考上高中,将来也许有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作为老师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很优秀,但可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很自信。

  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每个人都有上进心,但有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等问题导致成绩长期不理想,再加上老师和家长一味提他们根本无法达到的要求,他们的上进心渐渐就磨灭了。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对他们的成绩持宽容态度,一有小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慢慢激发他们的上进。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其他特点,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重拾自信。

  多赞美学生,马克 · 吐温曾经说过: “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 ” 。他深刻地揭示了表扬与赞美的力量。同样,我们的学生也是喜欢接受表扬与赞美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以欣赏的眼光看身边的每个学生,多表扬、多赞美,为学生点燃自信火把。

  有的学生由于性格或成绩原因会受别的同学欺负或者排挤,作为班主任就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团结的班级,创造条件开展活动让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其实也很优秀。

  参加培训时听到一位专家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 —— 慈悲。 ” 确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人间天使,加德纳的智能理论说得非常清楚,今天他学习不好,未必他将来的另一方面就不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数学从来不及格,林肯很小就辍学回家,爱因斯坦做不好小板凳,丘吉尔被勒令退学,这些学习上的困难户,照样彪炳史册,光耀千古 …… 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抱着一种 “ 慈悲 ” 心态,试着去原谅学生青春年少时的一些冲动和犯下的错误,尊重人的多样性,不以成绩论英雄,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为他们踏上社会建功立业做好心理准备。因此,作为教师,作为学校,我们应该看淡成绩,多给学生一些成绩以外更有价值的东西,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