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班级转动

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 张爱娟

 

书 目:《不跪着教书》

作 者:吴非

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

 

  长长的暑期,闲来无事,在网上阅读了吴非老师撰写的《不跪着教书》一书。书中以故事呈现问题,没有空洞无力的理论,观点新颖深刻,分析丝丝入扣,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读完不禁掩卷陷入沉思。脑中一直徘徊着两个问题:什么是 “ 不跪着教书 ” ?不跪着教书那对教师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跪着,教师缺乏独立的思考,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没有很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一切随波逐流。正如吴非老师在序中所说: “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 这段话发人深省,教师怎样才能做到 “ 不跪着教书 ” ?

一、不跪着教书,教师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 ” 因此,高尚的师德养成是一个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教师挺天立地的人,脚踏实地的人,以身作则的人,无条件热爱学生的人。老师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幸福人生的人,一个能够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

  随着光阴的流逝,好多的学生某天街头偶遇你只是觉得脸熟罢了。但有些学生肯定会永远铭记,因为他太有个性了。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另类学生。最大特点:爱看书。一书在手,哪管你上课下课,哪管你是老虎还是绵羊?一切都是浮云。最大缺点:话痨,谁跟他坐,是祸是福不得而知。优缺点在他身上体现你不会觉得怪异,是那么的和谐统一。课上只要提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他开始滔滔不绝说起来,你不听没关系,他可以对着墙说,对着课桌说。毕竟欲语还休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何况他只是一个孩子?对他,更多的时候我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一个恒久的兴趣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能醉心于一件事情是多么幸福啊!呵护这样孩子的自尊,保护好他的兴趣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一天,我说你将来长大了干啥好啊,要么做作家得了?原本只是一个玩笑,不想他怔怔地看着我,一直未置可否。也许他以前一直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也许他本就是这样想的,我唐突了。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我愿意成全他,让他继续爱书。于是,我不断地借给他书,每隔两三天他都会来换一次。爱书,爱看书是没有错的。只是如果他要继续在学习这条路上走,我想他必定会走得很艰难,因为他太另类了,与现有的教育模式是格格不入的,但愿他是幸运的。

  我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爱他们,宽容他们的错误,纵容他们的优势,发挥他们的长处,让每一个个体都拥有一段幸福的读书生活。

二、不跪着教书,教师是具备精湛业务能力的人。

  时代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简简单单做一名教师实属不易。一个教师,要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有任教学科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正在我们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把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传承给孩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

  跟孩子们第一次见面,我总把 “ 责任 ” 二字赠予孩子们。优越的生活条件,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造就了现在的孩子们责任感丢失。作业本没带不知道自责,作业忘了不知道羞愧。这些 00 后的孩子让 70 后的大人看不懂。也许他们没有错,也许他们从来不觉得该为自己负责什么?不想让自己每天的教学都焦头烂额,所以尽早预防。以名人故事的讲述去认识责任的重要性,以以往学生对过错的处理方式去感悟亡羊补牢的必要,以本班自律性强的学生为例让孩子觉得负责不累,只是如此而已而罢了。真的很奇怪,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有作业本忘带了,学生会想办法或早到学校补好,或去邻近的同学那儿借,不会把今天该做的事不负责任地拖到明天。当有一次我外出不在校,晚上接到学生电话诉说自己白天犯错的事实后,内心涌上一股暖流。没有什么比 “ 吾日三省五身 ” 更为重要的了,意识到错了是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一个孩子如果能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还用怕他不会成长吗?我明白努力不是徒劳的。他们也许没有彻底明白责任的内涵,但至少在遇到事情时不再像以前听之任之,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进步吗?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科老师,我们要关注孩子,分析他们的优缺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习生活因为有你而变得更有意义。所以为了他们,你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 ……

三、不跪着教书,教师是具有勇于创新精神的人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教师拥有创新精神,才能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在教学时,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方法不断地调整。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要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创造新的价值。永远记得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还记得本学年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我痛苦着彷徨着。正像不同的父母孕育不同的孩子,每一个班级都有它鲜明的个性。五 2 没有上一届的六 2 班凝聚力强,班干部能力强,学习自觉。但顽皮可爱,聪明好动,班干部与同学打成一片。历来不崇尚事事必亲力亲为的我开学的那段日子不停地在办公室和教室连轴转着。完完全全退化为一个监工,一个侦探,严密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督促着班干部管理班级。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支可靠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改选,班干部才艺秀,让新一届的班干部树立威信。紧接着从如何组织晨读,读些什么,跟学科老师如何沟通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辅导,并且不间断地进行评议,让班干部从思想上认识上实践上都明白班干部不是一个虚职,要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先驱者。要真刀真枪地做实事。也许最终他们还压根称不上是能干的班干部,但是至少早上的晨读能带着同学在有序地读了,班会活动能像模像样的主持了。只要我外出,他们会主动去管理班级,布置作业。轮到我们班值日时,周一一早,班长已悄无声息地把本子臂章发到同学手中,并催促大家快值日。一进校门看到棵棵挺立的小松树,久违的笑容洋溢在我脸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五 2 的孩子又非朽木,岂有不可雕琢之理?

  “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 不跪着教书,不忘学习,不忘自身修养的磨砺,不忘创新,不忘孩子是明天的太阳,我们要小心呵护,我们要循循善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心中有爱,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我们的孩子,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

 

 

©2006—2014 教师话坊
浙ICP备 070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