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作者 |
标题 |
1 |
衢州第二中学 |
叶建芳 |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双减教学策略:类比迁移 |
2 |
衢州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
吴晓彩
宋静 |
立足三基资源重构中职专业核心课程活页式教材设计与开发 |
3 |
衢州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
毛小钢 |
“家校社共育”下中职生专业化劳动素养培养路径初探——以旅游专业“三江源”共育课程为例 |
4 |
衢州理工学校 |
张东晨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职数学概念课教学探析——以棱柱概念教学为例 |
5 |
衢州理工学校 |
徐慧芬 |
信息化视域下“职味 +趣味”中职英语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
6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悦溪校区 |
金筱 |
悦赞集市儿童自律成长的神奇密码——“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学生自主管理初探 |
7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悦溪校区 |
黄盛华 |
新课标视阈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我“救赎” |
8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 |
宋若飞 |
新课标下美术学科与卫生健康教育融合的初探和实践 |
9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 |
沈国强 |
美育融合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实践——以〈漫“画”音乐〉为例 |
10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 |
叶璇 |
基于微项目化学习的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刍议 |
11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
曾王飞 |
指向课堂教学转型的“教学组织小组化”探究 |
12 |
衢州市衢江育才小学 |
谢岳林 |
三年级数学活动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创建现代空中农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13 |
衢州市衢江育才小学 |
林洁 |
聚课堂融学科走进智能制造 |
14 |
衢州市衢江育才小学 |
李菁 |
热点赋能,点石成金——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式石头艺术特色课程实施之三探三创 |
15 |
衢州市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杨雪梅 |
我的游戏我做主——儿童本位论下的区域游戏新格局 |
16 |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 |
周建春 |
优化作业设计,“双减”落地有声——“双减”背景下对科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
17 |
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中心小学 |
姚建华 |
以思为舵以践为媒谈空间观念培养 |
18 |
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中心小学 |
廖君敏 |
旧物变变变——双减背景下以〈旧物改造〉为例浅谈对综合实践课的探究 |
19 |
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 |
郭建英 |
课文习方法,“书吧”来落地——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与实践 |
20 |
衢州市柯城区玉龙幼儿园 |
陈国斐 |
支架·生长:中班幼小衔接主题“整理大变身” |
21 |
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幼儿园 |
杜丽颖 |
让劳动的种子深植于孩子的心中——以“游戏整理”实践为例 |
22 |
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 |
陈娟芳 |
妙“补”生花——例谈诗歌教学的补白之道 |
23 |
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中心幼儿园上宅下坦教学点 |
郑英 |
共富·共享·共育:山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新发展 |
24 |
衢州市柯城区城南初级中学 |
王钧
毛晖 |
看表现“评”多元——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价创新思考 |
25 |
衢州市柯城区城南初级中学 |
毛晖 |
有“智”者事竟成——人工智能+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实践探索 |
26 |
衢州工商学校 |
刘红芳 |
借抖音之娱,探育人之路 |
27 |
衢州风华学校 |
余传武 |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课例探究 |
28 |
龙游中学 |
童年 |
关怀德育理论,班级“边缘人”的解题之法 |
29 |
龙游中学 |
谭学武 |
识意图、析结构、明任务、捕热点——“三新视域”下浙江政治选考的考查机制与应对策略探析 |
30 |
龙游县华岗中学 |
黄益斌 |
初中历史教学社会实践关键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
31 |
龙游县第三中学 |
郑燕 |
例谈大概念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32 |
龙游县第三中学 |
兰伟 |
眼观六路运“球”帷幄——浅谈初中生篮球低头运球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
33 |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
陈可欣 |
现行条件下幼儿园小班化教育改革实践的行与思 |
34 |
开化县天地小学 |
江光华 |
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
35 |
开化县实验小学 |
洪娟 |
探究性作业:小学数学作业创新的实践探索 |
36 |
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学校 |
孙珍珍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以PEP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作业设计为例 |
37 |
开化县北门小学 |
江利中 |
例探艺术核心素养下的五环一体主题教学 |
38 |
江山中学 |
何东晓 |
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老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研究 |
39 |
江山市培智学校 |
王倩倩 |
识字源头“活水来”——培智低年级生活语文识字教学生活化探究 |
40 |
江山市培智学校 |
毛芳丽 |
浅谈孤独症儿童幼儿园班级融合教育的有效开展 |
41 |
江山市新塘边小学 |
雷黎智 |
借助问题串,突破算术思维,建构代数思维 |
42 |
江山市新塘边小学 |
陈淑敏 |
聚焦问题导向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43 |
江山市坛石小学 |
刘秋霞 |
“邂逅珍桂”醉心甜,花漾幸福趣味长——“双减”背景下飘着桂香的项目化活动 |
44 |
江山市坛石初级中学 |
杨莹 |
为学“赋能”,让教“增值”——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实施小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45 |
江山市石门小学 |
樊忠欣 |
画出来的精彩:小学数学图式表征教学的实践研究 |
46 |
江山市石门初级中学 |
李倩云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探究 |
47 |
江山市石门初级中学 |
姜晨颖 |
当地方性课程与项目化学习“相遇”——以〈古建筑和园林艺术〉为例 |
48 |
江山市清湖街道实验幼儿园 |
周建萍 |
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以J市农村幼儿园为例 |
49 |
江山市清湖高级中学 |
姜建华 |
过程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中的探索与实践 |
50 |
江山市恒泰幼儿园 |
吴媛 |
隔代爱相伴,携手共育儿——幼儿隔代教养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
51 |
江山市贺村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吴康勤 |
现代化成人社区学校“五化”内涵建设新路径 |
52 |
江山市贺村第一中学 |
王旭 |
三线并行:家校社资源联动实现初中生美育阅读 |
53 |
江山市贺村第一小学吴村分校 |
郑慧平
戴华菊 |
课内为引课外延展传递温暖 |
54 |
江山市贺村第一小学 |
赵慧君 |
读透教材凸现思维凹促深度 |
55 |
江山市贺村第一小学 |
徐芳梅 |
劳动教育赋新意,五育并举促成长 |
56 |
江山市贺村第一小学 |
王晓玲 |
立足主题意义,推进深度学习——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 |
57 |
江山市贺村第三小学礼贤分校 |
姜芳君 |
让爱国主义走进童心——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
58 |
江山市贺村第三小学 |
夏寒燕 |
培植生活力,让劳动与生活并肩同行——浅谈小学生家庭劳动体验的实施状况 |
59 |
江山市贺村第二小学 |
王亮 |
素读经典之能量,孕育美好之根基 |
60 |
江山市凤林初级中学 |
张小菊 |
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初中班级管理融入家庭力量的策略探索 |
61 |
江山市凤林初级中学 |
张俊君 |
从“粗看”到“细读”——〈中国历史〉教学中图片资源的有效运用 |
62 |
江山市萃文小学 |
黄琪 |
延时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再飞一会儿 |
63 |
江山市城南中学 |
祝晨悦 |
“中点模型”的构造与妙用——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模型为例 |
64 |
江山市城南中学 |
杨子美 |
思考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英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
65 |
江山市城南中学 |
汤丽梅 |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历史专题复习——以“走向近代”为例 |
66 |
江山市城北中学 |
朱小飞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男生引体向上台阶式练习 |
67 |
江山市城北中学 |
朱慧斐 |
拾级而上终可揽云 |
68 |
江山市城北中学 |
刘小娟 |
亲子共读——青春期亲子沟通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
69 |
江山市城北小学 |
周娟美 |
轻叩红楼,走进经典——〈红楼梦〉整本书项目化阅读 |
70 |
江山市城北小学 |
郑晓伊 |
素养本位农村小学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 |
71 |
江山市城北小学 |
徐美莹 |
从双减看小学语文作业改革 |
72 |
江山经济开发区小学 |
祝婉媛 |
度量:小学生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
73 |
江山经济开发区小学 |
吴倩倩 |
动之以形舞之由理——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74 |
常山县天马第二中心小学 |
苏雪雅 |
依托“六化”,聚焦“空间”观念——北师大版〈图形的分类〉课堂教学为例 |
75 |
常山县天马第二中心小学 |
饶占慧 |
“情”趣相得,读写融合下单元作业整体化的设计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
76 |
常山县实验幼儿园 |
唐红梅 |
聚焦实际,激活内驱,有效提升——问题导向式教研助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究 |
77 |
常山县实验小学 |
郑丽君 |
“面批”——治小学英语作业批改“低能失效”之良方 |
78 |
常山县实验小学 |
夏丽芳 |
小学高段英语对话教学片段优化课堂流程初探 |
79 |
常山县教工幼儿园 |
毛亚军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育改革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