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作者 |
标题 |
1 |
宁海县中心幼儿园 |
戴敏芳
王丹霞 |
步步“深”追,促经验“深”长——记塔吊下的“深度学习” |
2 |
宁海县知恩中学 |
胡珺 |
“大观念”视阈下的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探究——以人教版〈英语〉必修三Unit 3为例 |
3 |
宁海县跃龙中心幼儿园 |
赵会静 |
由“工资发多少”引发的幼儿互评思考 |
4 |
宁海县跃龙中心幼儿园 |
应珍珍 |
三追三破三活:再谈项目学习中教师支持策略——以“你好,老师”为例谈项目活动的推进 |
5 |
宁海县跃龙中心幼儿园 |
孔琼 |
自然的一百种语言——森林创玩游戏的图式探索 |
6 |
宁海县跃龙中心幼儿园 |
葛亚琴 |
森林,没有围墙的幼儿园——幼儿园森林体验课程实施的策略研究 |
7 |
宁海县跃龙中心幼儿园 |
葛海碧 |
网格教研集团化办园模式下的教研新实践 |
8 |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幼儿园 |
赵玉环 |
光电小镇创造性游戏的实践与探究 |
9 |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幼儿园 |
冯敏玉 |
“篆畦”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
10 |
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 |
刘佳维 |
基于“三层级解读”理论的古代诗歌教学研究——以〈行路难〉为例,探究李白超迈的人格与诗格 |
11 |
宁海县桃源幼教集团 |
施静霞 |
低结构游戏的“C”位出道——小班建构游戏的深度学习 |
12 |
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
林珊珊 |
破立行,让篮球游戏真正发生 |
13 |
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
鲍丽斌 |
“我是小当家”——课改背景下幼儿生活力培养的劳动教育实践 |
14 |
宁海县深甽镇中心幼儿园 |
徐婷婷 |
全人教育视野下“小甽人”项目课程的实践探索 |
15 |
宁海县深甽镇双湖小学 |
陈琪 |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微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以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 的微项目化作业设计为例 |
16 |
宁海县桑洲镇中心小学 |
王 X倩 |
用乐趣让音符跳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 |
17 |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 |
林钧 |
双减视域下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
18 |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
邹献文 |
开放迁移重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实践 |
19 |
宁海县梅林中心幼儿园 |
张樱子 |
让积木建构游戏“活”起来——谈数学学习中积木建构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
20 |
宁海县梅林中心幼儿园 |
林聪仙 |
一场基于儿童需求的“开学环创”大变革 |
21 |
宁海县梅林幼教集团金色华府园 |
胡莎妮 |
书山有路勤为“镜”——浅谈“故事镜子法”对幼儿日常行为的导向作用的实践与研究 |
22 |
宁海县教育局教科室 |
应亚珍 |
“正德”教育:指向义教段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行动研究 |
23 |
宁海县黄坛镇中心幼儿园 |
国静玉 |
跳出盒子思考课程——以“小脚丫探走大中国”项目为例述析儿童经验建构的路径 |
24 |
宁海县胡陈乡初级中学 |
陈姝吟 |
基于STEAM理论下的青铜器纹样项目式学习探索——以四羊方尊为例 |
25 |
宁海县岔路镇中心幼儿园 |
王燕 |
寻、创、推、获四部曲——依托红梅剧场助推幼儿剧本创编能力发展策略 |
26 |
宁海县岔路镇中心幼儿园 |
童莹莹 |
幼儿园小亮贴激励性评价的创新设计 |
27 |
宁海县茶院乡中心幼儿园 |
王吉华
潘丽丽 |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园沟通新方式 |
28 |
宁海桃源幼教集团 |
陈璐 |
“ 一地鸡毛”背后的“血案” |
29 |
宁波市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
項慧丹 |
让儿童在行为课程中自然生长——张雪门教育理念促“约玩”课程优化 |
30 |
宁波市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
冯晓平 |
“儿童本位”视野下班本化项目活动的思与行——以“我的篮球我做主”主题项目活动为例 |
31 |
宁波市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
陈聪群 |
三维聚焦.蜕变——“健康步道”园本课程建设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