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作者 |
标题 |
1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 |
毛婷婷 |
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英语读写课主题意义的建构实践 |
2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 |
包静芬 |
乐玩色彩,构建儿童的梦幻世界——以〈创造美的纹理〉一课为例 |
3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王心如 |
“立德树人”任务下高职学前舞蹈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为例 |
4 |
宁波市实验小学 |
叶柳君 |
经历建模过程,建构简算的思维路径 |
5 |
宁波市实验小学 |
汪吉 |
例谈基于整体外语教育观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6 |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 |
崔柳芳 |
破结构,整学材,促深度学习 |
7 |
宁波经贸学校 |
金波 |
“双减”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向 |
8 |
宁波市第三幼儿园 |
夏超娜 |
幼小衔接视域下大班整理能力的培养——以班本课程“消失的记号笔”为例 |
9 |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
黄雪莲 |
中职〈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 |
10 |
|
|
|
11 |
宁波市中原小学 |
俞莉莉 |
基于创意思维的“进阶式”美术教学实践 |
12 |
宁波市镇海中学 |
王晓晶 |
提高项目化学习评价效度以促家国情怀培育 |
13 |
宁波市镇海中学 |
刘县兰 |
“话题式”高中心理微课的探索与实践 |
14 |
宁波市镇海中学 |
曾昊溟 |
时间碎片化下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项目化的思与行 |
15 |
宁波市镇海中学 |
包嘉珠 |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微项目化学习探索——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为例 |
16 |
宁波市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
芦盼 |
架构·聚点·融通——“学为中心”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合作学习支架探究 |
17 |
宁波市镇海艺术实验幼儿园 |
吴思奇 |
指向美术素养的“四季之美”项目活动行动研究——以“奇奇小镇”室内功能室为例 |
18 |
宁波市镇海艺术实验幼儿园 |
林森燕 |
浅谈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的实践研究 |
19 |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中心幼儿园 |
舒行倩 |
“联盟 +内拓”促片区中心园的优质发展行动研究 |
20 |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中心幼儿园 |
陈奕 |
基于“启悦”文化助力幼儿教师内生动力发展实践研究 |
21 |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博格幼儿园 |
杨丹妮 |
与“泥”相遇,开启自然与课程之路——以中班班本课程故事〈“泥”好呀〉为例 |
22 |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博格幼儿园 |
王秀女 |
落实双减政策,利用家园双循环促进幼小衔接 |
23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朱英 |
虚实相生无为处皆成妙境——小学数学教学中留白再思考 |
24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钟佳佟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关联命题时 |
25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钟芬花 |
“快乐读书吧”学习任务群研究与实践 |
26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张怡芳 |
导图激荡思维,破解组材困境——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第三学段习作组材教学之行与思 |
27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杨佳熹 |
巧借类比思想,点亮行款之美——类比思维视域下的第三学段行款教学策略探究 |
28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施律军 |
大单元视角下,靶向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策略——以统编教材六上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为例 |
29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邵抒晓 |
显“思”得其“解”——基于“思维可视化”建构核心概念 |
30 |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
刘碧霞 |
后测知疑温故知新——一年级学生画图解题能力的后测分析与策略跟进 |
31 |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
周挺 |
基于产教互融的“短视频”创新教学实践与研究 |
32 |
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宝山幼儿园 |
吴小蓉 |
预设支持深化——聚焦裁缝小铺探究图示支架的流转与运用 |
33 |
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宝山幼儿园 |
桑丹丹 |
三循三破:自主视角下的午餐活动优化的实践研究——以“今日午餐我当家”班本活动为例 |
34 |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西门幼儿园白龙园区 |
陈亚飞
胡瑞平 |
依托小班化专项活动促进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
35 |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
张颖 |
精准优化重构——浸润“德性”的道德与法治地理主题的教学策略 |
36 |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
颜云 |
统编革命文化类文本“支援链接”式教学策略例谈 |
37 |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
何一奇 |
循思维之痕,层层深入——深度学习视域下探第三学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路径 |
38 |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
高维 |
基于核心素养,重树作业“新颜”——学教评一致的“助学式”单元整组作业设计探究 |
39 |
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学 |
鲍振葵 |
以对话式教学方式为抓手,打造开放型人文地理课堂——以〈四川盆地〉教学为例 |
40 |
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中心幼儿园 |
周立波 |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方式研究 |
41 |
宁波市镇海区盛家星河幼儿园 |
戴晓怡 |
赋能运动,学伴自然——学习品质导向下的户外运动推进的“三单三式” |
42 |
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
卓佳盛 |
“图说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尝试——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内战爆发〉一课为例 |
43 |
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
童梅珍 |
初中英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依托项目化学习的尝试 |
44 |
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
史盈丽 |
乡情梓印少儿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 |
45 |
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
马雅芳 |
基于课堂的表现性评价案例研究——以租船问题为例浅谈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46 |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静远校区) |
徐佳蕾 |
聚本质寻融合,凸显结构化——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为例 |
47 |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 |
童晓杰 |
浅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学生国际视野培养 |
48 |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中心幼儿园 |
朱珏君 |
“文”情并茂 “明”德惟馨——依托“小镇”游戏场推进文明教育的实践行动 |
49 |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中心幼儿园 |
钟鹏珠 |
同你友好童向未来——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友好幼儿乐园之构筑 |
50 |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中心幼儿园 |
蒋欣 |
小小梦想改造“家” |
51 |
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 |
阮周波 |
新冠病毒和生物学知识的碰撞 |
52 |
宁波市镇海区鲲池小学 |
朱增明 |
围绕要素设计学习项目,融合方法体悟革命人物——探寻基于语文要素的革命文化类课文项目化学习方略 |
53 |
宁波市镇海区鲲池小学 |
王世彦 |
作业,给学习以生长力量 |
54 |
宁波市镇海区鲲池小学 |
毛千卉 |
素养导向下图形与几何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 |
55 |
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 |
王铮 |
尽善至美评亦近人——美育视角下提升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策略初探 |
56 |
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 |
金卫红 |
走出美术课堂创意美好生活 |
57 |
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蓝城幼儿园 |
缪倩倩 |
幼儿园室内微运动项目的创设与实施 |
58 |
宁波市镇海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刘波 |
多元化“啃读挑战”:促进区域教师专业阅读的积极探索 |
59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
胡琼 |
聚焦整体,构促融合,联显深度——“统整”视角下分数板块的教学探析 |
60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实验幼儿园 |
陈梦霞 |
线索依据方向:从预测的维度看排图讲述 |
61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 |
夏思绮 |
“双减”背景下家园共育操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62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 |
王钿波 |
以“我的家乡”为例,谈 OBE理念下大班幼儿社会适应领域发展评价的研究 |
63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 |
史世珍 |
依托钉钉“班级圈”,家园共育提升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
64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 |
贺超怡 |
基于PBL教学法的大班幼儿爱国教育实践研究——以“寻访镇海爱国历史”项目活动为例 |
65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俞范幼儿园 |
陈波 |
画语书写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计划能力的培养 |
66 |
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 |
叶佳 |
构建思维技能,走向深度学习——“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初探 |
67 |
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 |
王冠群 |
前情为导学情为基设计为准——以〈四边形的认识〉一课为例 |
68 |
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 |
施建萍 |
引领共生提质——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发展的另一种力量 |
69 |
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 |
顾哲菁 |
聚焦驱动,发展提质——以二年级〈神奇的纸〉为例浅谈促发探究思维生长 |
70 |
宁波市镇海区贵驷街道幼儿园 |
罗烨 |
基于乡土资源的幼儿园蛟川走书特色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
71 |
宁波市镇海区崇正书院 |
张龄月 |
探索综合评价,赋能素养提升——STEAML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低段评价 |
72 |
宁波市镇海区崇正书院 |
胡立荣 |
感知感悟感觉——以“公顷的认识”为例探索“大面积单位”量感的培养路径 |
73 |
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
朱杭波 |
核心素养视域下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探究——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
74 |
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
陆坚 |
物体颜色演示仪的设计和实践 |
75 |
宁波市鄞州中学 |
朱晓薇 |
弥纶群言,研精一理——传统政论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价值刍议 |
76 |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泰安幼儿园 |
周寒 |
开放式学习:融通湿地资源的幼儿园“跨场域考察“行为新探” |
77 |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实验小学 |
顾伟挺 |
基于兴趣发展的学生体质提升策略的课堂实践 |
78 |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中心幼儿园江山万里园区 |
俞婷玉 |
让酷跑游戏成为幼儿成长的“助推器” |
79 |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泰安幼儿园 |
孙丹侬 |
优化培训方案设计助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
80 |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实验小学 |
张颖颖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主题式探究的若干思考 |
81 |
宁波市鄞州区长丰实验幼儿园 |
汤晶晶 |
阅思善言:绘本阅读促幼儿文学讲述能力的实践探究 |
82 |
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 |
李贤 |
巧设支架:提高学生整本书有效阅读的工具——以〈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教学为例 |
83 |
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初级中学 |
童科杰 |
“ 双减”背景下薄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学习自主性培养方法探究 |
84 |
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小学 |
俞琼 |
指向小学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
85 |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学士小学 |
吕峰 |
重构教学内容,让思维向深处蔓延——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教学为例 |
86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中心幼儿园 |
汪春飞 |
小桂花飘出大世界 |
87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
郑璐霞 |
概念是可以“说”清楚的 |
88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
张渊 |
基于新课标,让学习深度发生——以“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为例 |
89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
张秋波 |
会算,更要明理——〈分数除法〉学情分析与思考 |
90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
吴旭丹 |
例谈大单元视域下小学生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 |
91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杰幼儿园(天宸园) |
汪怡 |
“ 123”策略:大班主题课程园本化的实践研究 |
92 |
宁波市鄞州区堇山小学 |
李霜菊 |
双减背景下硬纸板创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93 |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 |
毛科达 |
数据治理视阈下的区域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94 |
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邬俊耿 |
在维度的转换中发展空间观念——人教版五下〈观察物体〉的实践与思考 |
95 |
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王鲁宁 |
基于三大策略,优化口语交际评价 |
96 |
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孙凌雁 |
依托单元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统编版五上第三单元为例 |
97 |
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罗盈怡 |
浅谈幼小衔接阶段语文识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
98 |
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胡琰 |
探究作业串起单元学习——以〈圆的认识〉单元为例 |
99 |
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 |
宣志平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以小学低段“我是时间管理者”主题活动设计为例 |
100 |
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 |
吴盛航 |
多维度校本化钢琴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
101 |
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 |
卢喜 |
撑一支心灵长篙,向生命更青处漫溯 |
102 |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王俏婷 |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
103 |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
王芳 |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五育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
104 |
宁波市鄞州第二实验中学 |
何晓灵 |
大概念视域下初中英语知识统整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105 |
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 |
刘佳佳 |
学练评一体化促学生素养提升——以“学练三个一”视角下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为例 |
106 |
宁波市新芝幼儿园 |
陈露 |
点径融合——建构主义视野下新型师幼互动的探究 |
107 |
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 |
李巧
应梦婕 |
以小见微,以行渐情——幼儿园一日生活促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实践研究 |
108 |
宁波市通途小学 |
梅超男 |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实践中的运用 |
109 |
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 |
俞剑芬 |
基于回收材料的幼儿园创意美术项目的实践 |
110 |
宁波市江北区祥云幼儿园 |
刘敏 |
完整儿童理念下的游戏观察与支持策略——以大班滚筒游戏为例 |
111 |
宁波市江北区祥云幼儿园 |
丁敏桂 |
幼儿园户外体锻游戏的初探与思考——以大班攀爬游戏为例 |
112 |
宁波市江北区湖滨幼儿园 |
胡敏丽 |
寻探构触四部曲——幼儿园主题式科学游戏的实践研究 |
113 |
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西校区 |
李颖蕙 |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创新——以〈物联网项目实践〉为例 |
114 |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 |
俞姗杉 |
“双减”背景下基于课堂情境的初中科学作业设计思考与实践 |
115 |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 |
陈琪莉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九年级上册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以读促写课为例 |
116 |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中心幼儿园 |
吴碧波
陆盈航 |
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初探——浅谈乡土材料的收集与优化应用策略 |
117 |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中心幼儿园(雍景苑园区) |
徐莹 |
初思 共践 创生——我的课题研究之路 |
118 |
宁波市海曙区启文幼儿园 |
梁瑛 |
赋能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三构”教研新模式 |
119 |
宁波市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 |
於珍 |
如何构建音乐课堂的“学习场” |
120 |
宁波市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 |
何帅娜 |
借助多重标准,内化估测思维—— 五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教学思考 |
121 |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幼儿园 |
郑亚 |
36岁幼儿体质监测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
122 |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幼儿园 |
俞波 |
区域环境“留白”的实践与思考 |
123 |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西湖花园幼儿园 |
陈莉 |
让游戏润泽童年,品自主融入臻情 |
124 |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蜃蛟幼儿园 |
龚海燕 |
试论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
125 |
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 |
林瑜 |
感受“舐犊”爱,流露多样情——以统编五上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
126 |
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海润佳园幼儿园 |
叶淑蓉 |
“四环”齐动,不负“食”光 |
127 |
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中心小学 |
陈露彬 |
夯基础拓思辨展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 |
128 |
宁波市奉化溪口实验幼儿园 |
方芳 |
小班幼儿“网格化”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模式的样态构建 |
129 |
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君麟府幼儿园 |
毛颖娜 |
项目活动提升幼儿抗挫能力的个案研究——以3D打印惠政大桥项目活动为例 |
130 |
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君麟府幼儿园 |
范家欢 |
小小停车场”项目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
131 |
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中心幼儿园 |
陈凌靓 |
行走古村:幼儿园“ 1小时环游萧王庙”微课程初探 |
132 |
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 |
刘健 |
核心素养视域下版画课程本土化的实践探索 |
133 |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 |
董涵 |
依托思维图示解构文技双轨——以北师大版〈日字底〉一课为例 |
134 |
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中心幼儿园 |
竺维波 |
依托分层记录表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教研策略研究 |
135 |
宁波市奉化区实验中学 |
孔佳蕾 |
初中数学教学多学科整合的实践 |
136 |
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
俞慧慧 |
四入推进:指向学生德育素养的“体认式”活动实施路径 |
137 |
宁波市奉化区尚田街道实验幼儿园 |
王胜杉 |
“双减”视域下幼儿园“安吉 PLAY”游戏模式的实践 |
138 |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中心小学 |
鲍莉丽 |
一致性理念下分数除法教学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
139 |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实验幼儿园 |
卓珂欣
竺丹娜 |
“问寻”模式在幼儿园项目活动中的应用探析——以中班水培玉米为例 |
140 |
宁波市奉化区居敬小学 |
王幼娜 |
〈比较阅读,让思维与语言和谐共生〉——探寻比较策略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141 |
宁波市奉化区居敬小学 |
王佩佩 |
用情境激活表达,让宣传自然发生 |
142 |
宁波市奉化区居敬小学 |
林琳 |
小学语文“精准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
143 |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锦江幼儿园 |
竺霜霜 |
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数字故事的制作与使用 |
144 |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锦江幼儿园 |
楼文婷 |
活用“渔”文化资源开发“乡俗游戏”的方式探究 |
145 |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春晖幼儿园 |
舒丽君
司徒碧斌 |
新办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菜单式岗位”管理策略 |
146 |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城南幼儿园 |
李爽 |
立足季节资源挖掘班本适宜性课程的实践探究——以小班班本课程“遇见橘子”为例 |
147 |
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考试中心 |
王楠 |
论双减下教学管理的增效减负 |
148 |
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考试中心 |
方幼幼 |
教师子女更易出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策略探索 |
149 |
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
张惠芳 |
徜徉自然,点亮创意美术之灯 ——幼儿户外自然物创意活动的思与行 |
150 |
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
骆科蔚 |
从“三育前兴”走向“五育并举” |
151 |
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
俞晓虹 |
STEM 理念下幼儿园节日课程“项目化”实践 |
152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
莫伊娜 |
定轴链接审现迭代:基于 KWL模式的幼儿园项目课程研究 |
153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
葛亚荇
叶静超 |
寻源承价探本: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节庆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154 |
宁波市奉化区第四实验幼儿园 |
钟诗渊 |
思维导图在 STEM创玩课程交流反馈环节中的应用 |
155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竺剡娜 |
虾趣虾玩——小班“奇妙的自然”主题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156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杨静娜 |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探究——以中班“超级菜场”项目活动为例 |
157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许诺 |
关于在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
158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王维维
陈金磊 |
幼儿手帐促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实践探究 |
159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毛小波 |
浸润式学习,助燃幼儿学习模式的改变 |
160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陈一琼 |
链非遗链美育链项目——以甬城非遗“雪里蕻腌咸齑”项目中的“问题链”设计与运用 |
161 |
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中心小学 |
梁宁宁 |
基于 SMART原则的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 |
162 |
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滨海实验幼儿园 |
姜莎莎 |
生命生活生长——足球游戏中节点性支持策略的实践——以“耶,进球啦”课程故事为例 |
163 |
宁波市奉化龙津实验学校 |
赵维娅 |
探汉字之“源”,行笔尖之“理”——以北师大版〈门字框〉一课为例 |
164 |
宁波市奉化龙津实验学校 |
王丽萍 |
以探促学,以编促思——以浙美版〈中国结〉一课为例 |
165 |
宁波市北仑中学 |
柴依林 |
析“何以为家”,探“孤独”内核——从课内走向〈百年孤独〉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
166 |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
王莹儿
徐觉晓
章丽丽 |
中职旅游专业服务“帐篷经济”的技能教学改革探究 |
167 |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泰河幼儿园 |
李娇 |
评价赋能,为教师发展注入“活水源头” |
168 |
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 |
卢寅腾 |
你好“小先生”,再见“隐形人”!——“小先生制”在初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169 |
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 |
林珠 |
多媒体教学中的“图说”历史教学评模式研究——以〈三国鼎立〉课堂教学为例 |
170 |
宁波市北仑区霞浦中心幼儿园 |
刘芳芳 |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与跟进 |
171 |
宁波市北仑区梧桐幼儿园 |
陈凤 |
依托城市探究性主题助推儿童公民意识养成的四维路径——以〈小小城市探索家〉主题活动为例 |
172 |
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 |
谢芳园 |
基于诗意成长的儿童自发性版画的策略研究 |
173 |
宁波市北仑区绍成小学 |
洪灵姗
杨剑波 |
“进阶式”清单有效提升小学生厨房劳动技能的实践研究——悦享劳动Vlog系列之美食主播体验 |
174 |
宁波市北仑区岷山学校 |
徐颖 |
国潮文化融入校园主题艺术节的新实践 |
175 |
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室 |
王哲燕 |
入乎“题”解构,出乎“说”建构——以数学说题培育小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思考与实践 |
176 |
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中学 |
郑烨 |
浅析图像史料的有效选择与应用 |
177 |
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中学 |
杨薇维 |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以PEP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为例 |
178 |
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 |
徐皇君
唐琪 |
基于绘本主题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思与行——以绘本〈十一只灰雁往南飞〉为例 |
179 |
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 |
林昔娜
盛昱 |
4+3+X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幼儿园大班红色启蒙教育模式探究 |
180 |
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 |
李雅 |
幼儿园生活教育新模式初探 |
181 |
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小学 |
陈莉莉 |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角的初步认识〉单元为例 |
182 |
宁波高新区信懋中学 |
唐海囡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表设计与运用 |
183 |
宁波高新区信懋小学 |
王旭帅 |
小手随机一掷,大有数据意识——〈掷一掷〉教学实践与思考 |
184 |
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
胡剑侠 |
核心素养下信息科技教学与德育活动有效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
185 |
宁波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
张万玲 |
“生态游戏场”中助推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 |
186 |
宁波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
徐璐
王依琛 |
基于种植活动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的策略探究—以大班种丝瓜为例 |
187 |
宁波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
孙律 |
“ 自”“引”交汇:小班主题建构游戏引导策略探索 |
188 |
宁波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
李思懿 |
PBL 理念支持下的幼儿园项目运动实践研究 |
189 |
宁波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
蔡佳 |
基于“悦读会”的幼儿园教师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 |
190 |
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 |
曹哪娜 |
“量感”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单元设计——以人教版二年级〈克与千克〉单元为例 |
191 |
宁波高新区第三幼儿园 |
高赟 |
基于文化认同启蒙教育的“四色童谣”微课程实践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