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作者 |
标题 |
1 |
舟山中学 |
刘必波 |
挖掘灵感之源展现思路之美——一场数学教师说题比赛所想 |
2 |
舟山第二小学北校区 |
武璠 |
紧扣语文要素扎实词语教学——以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为例 |
3 |
舟山第二小学北校区 |
王玮 |
多样活动促兴趣,问题解决助学习——试探项目化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
4 |
舟山第二小学 |
王艺颖 |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与思考 |
5 |
舟山第二小学 |
方露 |
基于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Mini项目化教学初探——以“询问交互”一课为例 |
6 |
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校区 |
周丽娜 |
“活力”课堂:构建“生活”场景 培植核心素养 |
7 |
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校区 |
戴利敏 |
优化设计,多元评价——双减背景下家庭体育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
8 |
南海实验学校惠民桥小学校区 |
陶思晨 |
基于“ MUXI”谐音文化的“项目式”德育实践研究 |
9 |
南海实验学校惠民桥小学校区 |
黄伟红 |
整体关联 系统建构 思维进阶——以“周长和面积”大单元整体教学为例 |
10 |
南海实验学校 |
傅书晴 |
赋予文化内涵,构架整体思路——新课标小学美术高段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
11 |
舟山绿城育华学校 |
胡敏明 |
基于“层进式问题串”对代数推理能力培养的思考——以浙教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为例 |
12 |
舟山市新城长峙幼儿园 |
王虹 |
浅谈开展大班“小小外卖员”活动的有效策略 |
13 |
舟山市普陀区舟渔学校 |
吴丹丹 |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表内乘法”领域的几点思考 |
14 |
舟山市普陀区中心幼儿园 |
詹琼霄 |
3+2 模式:OBE理念下班本特色运动的实施与推进 |
15 |
舟山市普陀区中心幼儿园 |
刘琏 |
三微模式:探索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实践与创新——以项目活动“咸咸的海水”为例 |
16 |
舟山市普陀区中心幼儿园 |
方梦婷 |
童本支架下幼儿“场景化”生活科学项目新范式 |
17 |
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中心幼儿园 |
俞萍 |
追趣 .巧思.共创:动作发展视域下幼儿足球游戏活动的开发与设计 |
18 |
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中心幼儿园 |
许晓霜 |
“四探”合力:促进幼儿在“神奇酵素”项目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四探”合力:促进幼儿在“神奇酵素”项目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
19 |
舟山市普陀区实验幼儿园 |
朱贝 |
“一会两本”模式下推进幼儿篮球项目游戏深度开展——以中班〈篮球小教练〉为例 |
20 |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海城铭园幼儿园 |
俞飞伊 |
小小运动探索家: SED教学模式下玩转趣味体育 |
21 |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海城铭园幼儿园 |
方雨琦 |
聚焦、迭代、创生: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光影项目活动探索——以大班项目活动“光偶诞生记”为例 |
22 |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 |
李喆 |
“图”谋课堂润素养——核心素养视角下地理图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
23 |
舟山市普陀区平阳浦幼儿园 |
徐梦媛 |
梦想之舟 3SP模式下海洋教育项目化实践探索 |
24 |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中心小学 |
贺启梦 |
土豆公社:打造“乡土”校本劳动教育模式新样态 |
25 |
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幼儿园 |
张璐玲 |
“3Z+3B”进阶态势:儿童立场下助推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究——以“小小游戏本”在户外自主活动中的创生运用为例 |
26 |
舟山市普陀区城北幼儿园 |
余玲 |
1·2·3:PBL视域下户外科学游戏的行与思——以小班“滚动球场”为例 |
27 |
定海第一中学 |
封荣旭 |
聚焦新高考,提升导数复习有效性 |
28 |
舟山市定海小学 |
张波 |
聚焦思维可视化,让学习可见——“双新”背景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29 |
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中心小学 |
徐佩飞 |
探年糕之秘,润劳作之德——探析项目化学习下的劳动实践路径 |
30 |
舟山市定海区廷佐小学 |
周英娣 |
顺学而导,生态英语课堂探微 |
31 |
舟山市定海区廷佐小学 |
郑丽丽 |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
32 |
舟山市定海区廷佐小学 |
胡曾 |
要素为核情境促思项目汇能 |
33 |
舟山市定海区廷佐小学 |
陈静 |
经历数学抽象发展数学眼光 |
34 |
舟山市定海区檀枫小学 |
郑斯尹 |
以图导思,融绘贯通——例谈“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几何直观培养 |
35 |
舟山市定海区檀枫小学 |
陈欣璐 |
小学数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
36 |
舟山市定海区双桥中心小学 |
徐敏 |
非遗新旅趣动童心——少儿木偶戏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
37 |
舟山市定海区山潭中心小学 |
颜滢洇 |
让数学绘本打开“问题解决能力”的一扇窗 |
38 |
舟山市定海区山潭中心小学 |
陈瑜 |
预导拓例谈六上语文作业本的有效使用 |
39 |
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中心幼儿园 |
王莹莹 |
你知“稻”吗——大班班本主题课程推进策略的新研究 |
40 |
舟山市定海区柳行中心小学 |
王楷胤 |
顺学方可精简思辨方能提效——以平行与垂直一课为例 |
41 |
舟山市定海区沥港中心小学 |
王琼嫣 |
点亮“足迹地图”可视化阅读评价的设计与实施——以二年级上册童话阅读为例 |
42 |
舟山市定海区金塘镇山潭幼儿园 |
刘巧艳 |
和情绪“怪兽”说再见 |
43 |
舟山市定海区第七中学 |
余鹏 |
构模型提思维培素养——从一道中考压轴题说起 |
44 |
舟山市定海区城关第二幼儿园 |
刘凯雯 |
基于儿童本位的海岛幼儿园木工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以中班幼儿“渔”趣主题木工活动为例 |
45 |
舟山市定海区岑港中心幼儿园 |
王海娜 |
让科学走进生活——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延伸策略 |
46 |
舟山市定海区岑港中心幼儿园 |
邵珍珍 |
“3+3”模式助推种植活动园本课程建设——陶行知理论主引下的种植活动探究 |
47 |
舟山市定海区岑港中心学校 |
乐思莹 |
提升学生预测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
48 |
舟山市定海区北蝉中心小学 |
董丽丽 |
由“表”及“里”:素养立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 |
49 |
舟山市定海区白泉中心小学 |
张文春 |
“学情诊断”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粘合剂” |
50 |
舟山市定海区白泉中心小学 |
余春芳 |
当中国古典名著遇见“手账” |
51 |
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玉苑幼儿园 |
郑冰炫 |
晨间“慧”签到,幼小“巧”衔接——以大班晨间签到促幼儿多方发展为例 |
52 |
嵊泗县初级中学 |
钱琰彦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听说整合教学 |
53 |
嵊泗县菜园镇第三小学 |
虞昱赟 |
融美入劳以劳育人——“双减”背景下“劳美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
54 |
嵊泗县菜园镇第三小学 |
徐闻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美育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老渔民的船说项目化课程为例 |
55 |
岱山实验学校 |
邱淑芬 |
磨课磨人磨成长 |
56 |
岱山实验学校 |
潘海英 |
以评促写:基于儿童立场的习作评价优化路径探究 |
57 |
岱山县竹屿新区幼儿园 |
张益 |
幼儿园 5项劳动赋能行动的探索实践 |
58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王峥 |
陶行知思想下的中职手工课程的创新教学研究 |
59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何燕 |
启思润智生慧:常态课环境下中职信息技术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
60 |
岱山县长涂中心小学 |
刘飞 |
有效作业设计助力双减落地 |
61 |
岱山县秀山小学 |
卢丹儿 |
打造“教学评”一致性的数学课堂——以五年级〈探索图形〉教学为例 |
62 |
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 |
朱雨飞 |
凸显实用突破两难——小学应用文教学策略例谈 |
63 |
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 |
马双其 |
学以致用发散求联——人教版五上〈植树问题〉单元探究作业设计的思考 |
64 |
岱山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潘燕 |
以技赋能:小学音乐课堂信息化探析 |
65 |
岱山县高亭小学 |
张佩红 |
以劳动之美点亮童年之光——“双减”背景下家庭劳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