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作者 |
标题 |
1 |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
黄维英 |
中职信息技术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以数媒应用模块之图像处理为例 |
2 |
宁波体育运动学校 |
陈鲁君 |
三变九招量体裁衣——中职体育高考生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作业优化之我见 |
3 |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幼儿园 |
许小平 |
浸润式主题环境助推多元课程的实践探究——以大班〈嗨!我换牙了!〉为例〉 |
4 |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
马虹亚 |
美育融合:实现高质量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
5 |
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
徐瑜翼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高段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 |
6 |
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
秦芳 |
把握“助”原则,守住“学”本质——指向优化革命传统教育的“境脉”式教学探索 |
7 |
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
林盛 |
重“三链”抓“三点”觅“三法”——推进中国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初探 |
8 |
宁波市镇海区鲲池小学 |
王琼 |
命题设计致力“教学融通”,思维与能力实现“同生共长” |
9 |
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 |
蒋波 |
寻动而启,觅妙得趣——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趣美自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究 |
10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
吴周芬 |
“U形课堂”那一刻,“悦己纳人”满堂色——探寻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海纳课堂”的有效途径 |
11 |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
王艳君 |
驱动迁移提质言文再行——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思辨性教学策略 |
12 |
宁波市镇海区崇正书院 |
孔梦婷 |
梯度析学法度优学深度展学——小学低段错别字归因及优化策略寻绎 |
13 |
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
杨崇辉 |
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以“网络交友平台的搭建与使用”为例 |
14 |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泰安幼儿园 |
郑大奇 |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四步教学程序探究 |
15 |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泰安幼儿园 |
鲍燕波 |
二十四节气自然美育活动评价方式的创新探索 |
16 |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中心幼儿园(颐璟园区) |
潘修妃 |
“老顽童游乐场”开发与实践研究 |
17 |
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 |
卓旭芬 |
大单元视角下习作任务设计路径与思考——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为例 |
18 |
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 |
傅珊源 |
四步融合:基于沉浸理论的小学音乐欣赏路径与策略 |
19 |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
俞珂沁 |
单元统整统编教材四上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20 |
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 |
王成 |
“目标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四式”主题教学评价 |
21 |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中心幼儿园 |
陈文文
徐幼萍 |
农村幼儿园野外课程资源的深化运用实践研究 |
22 |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中心幼儿园(雍景苑园区) |
李美霞
刘杉云 |
基于儿童经验视角下的生成课程的开展与实施——以中一班课程故事〈原来“柿”你〉为例 |
23 |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幼儿园 |
马成栋 |
儿童视角下“ 1+N”主题墙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
24 |
宁波市奉化溪口实验幼儿园 |
何琳琼 |
“动态评价”关照下游戏课程的园本实践 |
25 |
宁波市奉化区中园幼儿园 |
钟璐璐
毛幼静 |
以 OADI环式推进幼儿园生成性班本课程构建与实践 |
26 |
宁波市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 |
汪灵 |
搭建多元支架,助力科学探究有效性——以〈热在水中的传递〉一课教学为例 |
27 |
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金海幼儿园 |
朱超娜
梅娜 |
儿童视域下幼儿园课程审议的路径实践 |
28 |
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金海幼儿园 |
骆园园
蒋自奋 |
“双减”视域下幼小衔接项目活动实施路径探寻 |
29 |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 |
吴瑾
江旭芳 |
刻意练习理念下的“竹笋拔节式”语文主题研修 |
30 |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中心小学 |
裘晓珂 |
层进式单元复习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探索 |
31 |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实验幼儿园 |
葛贝贝 |
4C教学模式下提升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以大班项目活动“拯救干枯计划”为例 |
32 |
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实验幼儿园 |
夏挺娜 |
指尖匠艺,百纫承韵——“非遗文化”视角下〈红帮小传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33 |
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
江源
管亚妮 |
依托绘本资源的幼儿园红色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
34 |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
邬磊磊 |
任务附着技能累积与能力进阶——中高职一体化教学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35 |
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 |
陈燕琴 |
2022 年版新课标导向下初中英语“三段五环六度”教学设计研究 |
36 |
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 |
叶开颜 |
“双减”背景下校园主题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发与探究 |
37 |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胡月山 |
常态校级美术作业展的“三化”机制研究与实践 |
38 |
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 |
彭伟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多元化评价实践探索——以中职汽修实训课堂为例 |
39 |
慈溪市庵东实验学校 |
陈其 |
具身认知视野下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路径探赜 |
40 |
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 |
王健 |
三层四维四元:中职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建构 |
41 |
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
谢坚 |
BOPPPS 模式在中职数字媒体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
42 |
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
林婕媛 |
指向创造性思考的“ ATDE”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43 |
宁海县桑洲镇中心小学 |
顾飞斌 |
优化“学评单”,构建可视化课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课堂“学评单”的思考与设计 |
44 |
宁海县大佳何镇中心幼儿园 |
潘丽丽 |
幼儿园里唱大“戏”——以“桂语小镇”为例的幼儿园本土课程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