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姓名 |
标题 |
1 |
平湖技师学院 |
张淑婷 |
打开中职生经典“悦读”的三重门 |
2 |
平湖技师学院 |
颜丽容 |
促进内驱力觉醒的中职项目教学法探析 |
3 |
平湖技师学院 |
李丽娜 |
中职《数车一体化》微课“精教学”探索 |
4 |
平湖中学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
郭雅斌
孙英俊 |
中学体育考试对学生运动能力要求的教学回应 |
5 |
平湖中学 |
陆伶俐 |
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教学——以《外国小说欣赏》“虚构”单元为例 |
6 |
平湖中学 |
刘金俭 |
聚焦微观产业深度理解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的课例研究 |
7 |
平湖中学 |
李燕 |
整体化复习策略构建化学平衡知识体系的实践研究 |
8 |
平湖中学 |
金中 |
解读疫情信息,提高媒介素养 |
9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周丽娇 |
“互联网+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工技能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记中职高考电工技能操作中故障查排环节的教学探究 |
10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徐美余 |
妙用自我归因 巧树学信心——谈“自我归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11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汤芬霞 |
聚焦深度学习的中职日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
12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沈张迪 |
基于3D虚拟仿真的《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
13 |
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
袁武康 |
四维一体:浅谈高中生写作素养培育的路径设计与载体创新 |
14 |
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
谢天 |
历史细节:夯实解释素养的重要因素 |
15 |
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
林思忆 |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三英语片段式教学方法初探 |
16 |
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谢中英 |
基于“微创教材”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 |
17 |
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陆佳晟 |
构建数学脉络,激发经验正向迁移一小数概念建构的策略研究 |
18 |
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纪勤杰 |
小学数学游戏类拓展课程的开发路径——以“玩转磁力片”课程的开发为例 |
19 |
平湖市实验小学 |
殷丽 |
“收·放”艺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助推自主学习力的调控法宝 |
20 |
平湖市实验小学 |
孙丽丽 |
问题牵引:基于学力发展的英语语篇教学范式探析 |
21 |
平湖市实验小学 |
沈孝平 |
慢教学:让数学学习力渐渐养出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教学的调控策略 |
22 |
平湖市实验小学 |
黄金艳 |
ZhRobot创客:小学生编程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
23 |
平湖市实验幼儿园 |
褚芸芸 |
探味舌尖,浸润童心——幼儿园美食课程的实践研究 |
24 |
平湖市第一幼儿园 |
盛雪琴 |
探寻“亲亲东湖”本土资源下的实践活动 |
25 |
平湖市第一幼儿园 |
沈超 |
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
26 |
平湖市航天神箭幼儿园 |
冯小英 |
聚焦“原点” 三位推进 让幼小衔接更接地气 |
27 |
平湖市城关中学 |
俞丽 |
“五能”培养:融合STEAM的青少年机器人创客实践 |
28 |
平湖市城关中学 |
陈群燕 |
学生设计教学在初中科学主题复习课中的尝试 |
29 |
平湖市文涛中学 |
俞达峰 |
指向项目创作的信息技术设计思维框架运用 |
30 |
平湖市文涛中学 |
刘玲萍 |
基于STEM—X理念的初中机器人项目教学路径探究 |
31 |
平湖市文涛中学 |
丁海中 |
“四有策略”: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提高学校中老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策略研究 |
32 |
平湖市行知中学 |
姚李 |
巧用电子书包提升学生语文线上课程学习能力的初探 |
33 |
平湖市行知中学 |
胡晓丽 |
Covid-19疫情下初中科学在线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索 |
34 |
平湖市行知中学 |
顾跃华 |
构建疫情期初中科学线上应急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35 |
平湖市行知幼儿园 |
吴一萍 |
大班《我们的树朋友》微课程的研发 |
36 |
平湖市行知幼儿园 |
王叶芳 |
经验视角下幼儿魔法水玩游戏的实践研究 |
37 |
平湖市小博士幼儿园 |
严彩凤 |
儿童立场:“鸣珂里”游戏课程路径探索 |
38 |
平湖市小博士幼儿园 |
徐春艳 |
发现儿童:幼儿“意象陶玩”四学渐进新样态 |
39 |
平湖市小博士幼儿园 |
陈雯珺 |
网络家园沟通无极限——以“掌通家园”APP的运用为例 |
40 |
平湖市百花小学 |
张倩芸 |
有序思考:学生思维生长的阶梯构架——以北师大版《数图形的学问》为例 |
41 |
平湖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
谭黎赟 |
破传统 创多元 拓视野——基于“AR”技术支持下音乐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析 |
42 |
平湖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
李舒妮 |
基于幼儿本位的大班区域过程性评价新模式 |
43 |
平湖市东湖中学 |
宋佳如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
44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谢炀吉 |
以一知万 万法归一——以《出塞》为例,探索1+X古诗群组阅读的思考 |
45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谢好望 |
小学传统节日课程跨界学习的校本范式 |
46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马诗韵 |
发挥音乐“蓝图”,提升音乐能力——图形谱在小学低段音乐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
47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马金凤 |
“CAE链式”: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新探 |
48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黄甡嫣 |
“三位一体”调控低段口语交际课堂 |
49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何聪聪 |
问题情境:指向深度学习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范式——以《明清家具欣赏——清式椅子》教学为例 |
50 |
平湖市东湖小学 |
杜爱锋 |
新时代小学家校沟通工作的策略 |
51 |
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平湖市钟埭中心小学 |
孙忠芳
徐利萍 |
设计分层作业,关注学生共同发展——也谈小学中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
52 |
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
胡春妹 |
小学中高段小古文“三维梯度”方法学习策略实践 |
53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
郑芸 |
基于知识整合的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实践探究 |
54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
翁勤林 |
“三阶递进”:小学课堂“核心问题”深度教学行动研究 |
55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
王洁 |
项目化学习下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
56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
陶剑伟 |
基于转化思想的“四驱动”教学策略探析——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为例 |
57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
金佳琦 |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概论教学 |
58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中学 |
潘丹凤 |
地理课堂因“思·辨·行”而出彩——以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丝路明珠”一课为例 |
59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中学 |
聂海潮 |
核心素养下学生理解力培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课例研究 |
60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中学 |
吕森炯 |
对话“线”与“形”——核心素养下的徒手画教学策略探析 |
61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中学 |
范霞 |
科学从“问”出发——浅谈提升科学课堂“问”有效性的策略 |
62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 |
金嫣 |
问题“化归”: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 |
63 |
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 |
陆多娇 |
品传统音乐,探戏歌教学 |
64 |
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 |
陈晓霞 |
基于四种课型,对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 |
65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南湾分园 |
潘佳美 |
“阶梯式”推进:园本STEM特色课堂 提升幼儿学习力 |
66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南湾分园 |
崔燕 |
STEM视点下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 |
67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 |
郭荔沣 |
深度学习:基于儿童视角下美术区域游戏的探微 |
68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 |
邹霞 |
以童育童:幼儿“山阳城”游戏新样态 |
69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 |
王丽婷 |
研学三味:幼儿“渔村美食”学习新样态 |
70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 |
钱晓伟 |
探水之秘 依水而欢——基于大班幼儿核心经验的“水游戏”创玩实践 |
71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 |
顾丹妮 |
中班“乐美松果”美术活动的设计研究 |
72 |
平湖市乍浦镇天妃幼儿园 |
肖群 |
童话“场”:经验生长型童话游戏新实践 |
73 |
平湖市乍浦镇天妃幼儿园 |
缪旭萍 |
从“玩”到“说”:“思维流量”型数学个别化学习初探 |
74 |
平湖市乍浦镇天妃幼儿园 |
顾卫卫 |
核心经验视角下幼儿园“四阶递进”阅读策略新探 |
75 |
平湖市乍浦小学 |
杨子娴 |
音乐情绪体验:小学生情绪调试的“快乐处方” |
76 |
平湖市乍浦小学 |
吴杰 |
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发展评价”策略 |
77 |
平湖市乍浦小学 |
程佳杰 |
数形结合:深化数学学习的“金钥匙” |
78 |
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
吴锡慧 |
“微”言沟通:促学生全面发展——例谈《评价册》的有效使用 |
79 |
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
沈中良 |
激活“新”思维,重塑“泥”生命——以小学陶艺《人物造型》一课为例 |
80 |
平湖市新埭中学 |
叶晶 |
地方课程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以《古韵水乡·家国情怀》课程构建为例 |
81 |
平湖市新埭中心小学 |
钟佳跃 |
二维融合:从“疫情危机”到“教育契机”的新样态研究 |
82 |
平湖市新埭中心小学 |
胡晓 |
留白教学:低段道德与法治的“破冰行动” |
83 |
平湖市新埭镇中心幼儿园 |
俞柳媛 |
链接本土:“五重”境象助推省编课程园本化探究 |
84 |
平湖市新埭镇中心幼儿园 |
许杰英 |
浅谈以“民间文化”为载体的“鱼乡童真”主题课程的架构和实施 |
85 |
平湖市新埭镇中心幼儿园 |
毛利娟 |
幼儿自主创生“自护”规则的机制与支持策略研究 |
86 |
平湖市新埭镇中心幼儿园 |
马颖婵 |
“弄堂”学习场:混龄幼儿游戏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87 |
平湖市新仓中学 |
沈洲锋 |
大概念视角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
88 |
平湖市新仓中学 |
戴秀芳 |
指向核心素养的主题式课堂教学策略——以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参与民主生活》一课为例 |
89 |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 |
黄静芳 |
走近·走进·走尽——以PEP 8 Recycle Day 5 为例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品质的提升策略 |
90 |
平湖市新仓镇中心幼儿园 |
赵秋雁 |
用“无声的教育”打开幼儿的心灵窗口——农村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策略探析 |
91 |
平湖市全塘中学 |
马燕平 |
反馈·提升:初中科学课堂“精准评价”小测验的运用 |
92 |
平湖市南市学校 |
周超 |
钢琴即兴伴奏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新探 |
93 |
平湖市南市学校 |
张跃飞 |
注重逆向设计 促进深度理解——以认识三角形章节起始课为例 |
94 |
平湖市南市学校 |
马晓杰 |
依托《科学趣味实验》课程提升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
95 |
平湖市南市学校 |
李孝燕 |
主线调控:小学英语故事文本解读的创新视角 |
96 |
平湖市南市学校 |
胡春浩 |
指向现代艺术表现的情趣儿童版画教学实践 |
97 |
平湖市林埭中心小学 |
谢汝晖 |
浸润京韵 童年“有戏”——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欣赏教学探析 |
98 |
平湖市林埭镇中心幼儿园 |
俞敏超 |
让男孩子在天性音乐中“活+动+酷”起来的相关研究 |
99 |
平湖市林埭镇中心幼儿园 |
徐丹凤 |
“废物·宝物”:幼儿垃圾分类课程的实践研究 |
100 |
平湖市林埭镇中心幼儿园 |
陆美玉 |
古为今用古韵传承——中班“情境体验式”古诗词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
101 |
平湖市黄姑实验学校 |
陆叶勤 |
思维图表:助力习作思维向着明亮那方生长——以统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为例 |
102 |
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
殷雷 |
思维导图,让小学英语教学扎实有效 |
103 |
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
王哲 |
浅谈小学科“三转”式评价的研究 |
104 |
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
胡妙琳 |
唐氏儿童社会性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探究 |
105 |
平湖市独山港镇全塘幼儿园 |
章建妹 |
基于儿童视角的“心·动·行”主题课程审议新路径——以中班下学期主题《我快乐 我勇敢》为例 |
106 |
平湖市当湖小学 |
严萍花 |
“书香型”仪式教育 探索德育新路径 |
107 |
平湖市当湖小学 |
李佳 |
补白学习材料 让思维有序前行——对一年级“移多补少”内容的补充设计与实践探索 |
108 |
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
姚君依 |
以课堂教学“明白五进阶”做学生的“明师” |
109 |
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
王飞宇 |
用心观察 用爱感化 用情引导——高一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和应对策略 |
110 |
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
孙英伦 |
指向锻造“微型”言说式的课堂教学策略——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微型写作研究 |
111 |
平湖市曹桥行知幼儿园 |
周颖 |
论儿童视野下“三点三合”本土课程践行新样态 |
112 |
平湖市曹桥行知幼儿园 |
顾雪方 |
人文泖水 老街风韵——地方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