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姓名 |
标题 |
1 |
嘉兴市第一中学 |
王辉 |
“体育拓展游戏”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研究 |
2 |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
程仁军 |
思维课堂视域下初中科学“问题串”的设计策略 |
3 |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
张竹玲 |
打造小学低段“儿童化”生态型科学课堂初探 |
4 |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
李树 |
入门阶段“课本+绘本”英语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5 |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
孔皓月 |
时间物语:学校文化空间与隐性课程的创生与互喻 |
6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姚伟 |
数字化实验设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7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夏小林 |
扣内涵 拓外延——以《旋转》一课为例谈概念教学 |
8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夏春燕 |
玩转动漫时装 提升核心素养——少儿动漫时装秀拓展课程开发与实施要略 |
9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夏冰 |
深度思维视角下激活学生球性智慧的策略——以篮球课堂教学为例 |
10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施翠红 |
批注:让阅读更有深度 |
11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黄周琴 |
亦展亦评,提升学生“软实力”——小学语文低年级期末展示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
12 |
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
徐春芳 |
巧问 精析 妙变——例谈“一题一课”模式下的研题促学策略 |
13 |
嘉兴市商业幼儿园 |
徐蔚 |
“要我读”到“我要读”——亲子共读是教学早期阅读模式变革初探 |
14 |
嘉兴市运河实验学校 |
戚灵琳 |
立足“五会”礼韵课程,打造精准德育品牌 |
15 |
嘉兴市阳光小学 |
吴寒婷 |
乐说善思 巧言妙语——借助讲述故事的课后练习提升小学低段口语表达能力 |
16 |
嘉兴市卫生幼儿园 |
高丽娟
张豫嘉 |
3+3:疫情下的园本研修新视野 |
17 |
嘉兴市实验幼儿园 |
王晓洁 |
留白式评价:助推教师游戏课程领导力 |
18 |
嘉兴市交通学校 |
董文芳 |
理念串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礼仪教学创新路径 |
19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朱倩 |
“聚”情绪的按钮,“架”心灵的彩虹——探析从“心情小屋”的设立看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
20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张珺 |
打开缄默孩子的心门——论幼儿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与引导策略 |
21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俞一梅 |
小盒子 大乾坤——生活教育理论对提升小班幼儿物品管理的探索研究 |
22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唐琪奇 |
桃花缘记:一场与桃花的邂逅——探析大班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 |
23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罗晓兰 |
建兴趣之窗,搭互帮之桥——寻本溯源在一日活动中解锁班级生活“边缘人” |
24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育才园 |
沈路丹 |
“幼儿当家计划”:大班幼儿参与家务劳动的调查与对策 |
25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育才园 |
李媛 |
禾城”节气文化在中班课程中的具象化研究 |
26 |
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 |
倪雪芹 |
细化交流:低年级学生“在线学习”差异及改善策略 |
27 |
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 |
宋玲静 |
活用思维导图,搭建复习支架——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思维”素养培养探究 |
28 |
嘉兴市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
杨伟红 |
研“题”导学,促学生观察日记表达的有物有序 |
29 |
嘉兴市第一幼儿园 |
杨晓宇 |
全人发展理念下幼儿STEM游戏“活力三玩”策略研究 |
30 |
嘉兴市第一幼儿园 |
陈琼 |
“玩创三态”:幼儿STEM项目式学习之样态研究 |
31 |
嘉兴市第三幼儿园 |
陈方芳 |
带着书本去游学——浅谈在大班艺术领域中巧妙渗透“红船精神” |
32 |
嘉兴市第二幼儿园 |
唐燕迎 |
依托“红船娃”读本推进区域红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
33 |
嘉兴市第二幼儿园 |
沈丽婧 |
南湖娃娃“采菱记”——以儿童游戏资源推进幼儿园美育实践活动的展开 |
34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 |
章李萍 |
核心素养观照下“iPad+"英语绘本课堂构建——以“The Mixed-Up Chameleon”一课为例 |
35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 |
毛雪莲 |
思维可视:阅读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路径研究 |
36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 |
王燕芳 |
中考命题的地域化倾向及命制策略 |
37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 |
王金菊 |
找点·引线·连网:复习课教学实践研究——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复习”为例 |
38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 |
巢昌明 |
疫情防控视角下国家机构的高效运作 |
39 |
同济大学附属嘉兴实验学校 |
彭柳渝 |
聚焦模块主线:培育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思维 |
40 |
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 |
吴惠君 |
追本溯源:助力“空间观念”落地生根——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为例 |
41 |
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 |
顾文萍 |
以多路径形成合力 涵咏优秀传统文化——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
42 |
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 |
单慧英 |
构建体验式课程,丰富“二十四节气”内涵——以“二十四节气”实践课程为例 |
43 |
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 |
程秋芳 |
基于嘉兴本土文化的小学英语拓展课的开发和实践——以《秀·禾Impression》课程的开发为例 |
44 |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学 |
陆拯 |
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语篇听力精准教学策略初探 |
45 |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学 |
韩付连
姜妍妍 |
浅议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初中科学的学习能力 |
46 |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心小学 |
凌丽佳 |
立足“补、改、变” 力展生本念——初探“小先生制"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创新 |
47 |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心小学 |
傅春 |
“漫”造型在小学高段水墨写生教学中的实践 |
48 |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实验幼儿园 |
孟心怡 |
用活榜样 传承方言——以3 ~ 6岁幼儿家园携手学习方言活动为例 |
49 |
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 |
王雅清 |
引“读·话·练”活水 得清如许想象——例谈统编三年级想象能力的培养 |
50 |
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 |
沈丽伟 |
借力微课化错,助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共说典型错题微课实践探究 |
51 |
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 |
陈历珍 |
以“图像识读”为舞步,舞出美术精彩课堂——以《跳舞的人》的课堂教学为例 |
52 |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中心幼儿园 |
陈义 |
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探究 |
53 |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中心幼儿园 |
吴雪飞 |
园本课程背景下幼儿园“绸市游戏”推进的策略研究 |
54 |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中心小学 |
邬秀萍 |
从心启航,育最美之花 |
55 |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实验学校 |
汝根荣 |
“八定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
56 |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中学 |
冯水娟 |
追求“有情”“有趣”“有效”的初中科学课堂 |
57 |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中心幼儿园 |
张美英 |
游戏“三变”别样精彩——以中班《蚂蚁运粮》为例谈体育游戏教学策略的多样性 |
58 |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蚂桥幼儿园 |
陈晓凤 |
玩转音乐游戏,开启艺术之门——小班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的有效开展 |
59 |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 |
王勤 |
望闻问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力培养 |
60 |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 |
童莎拓 |
语篇·思维·绽放——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 |
61 |
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 |
郑亚婷 |
探“微”知著,“微”而有为——以《我能不挑食》为例探微班会在低段养成教育中的实践 |
62 |
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 |
沈小伟 |
依托“棹歌研究院”,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
63 |
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 |
钱嘉佳 |
基于Arduino平台图形化编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
64 |
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 |
糜霞 |
乘“三度”之舟,寻文化之源——三下统编版古诗文教学微探 |
65 |
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 |
韩丽芳 |
三问,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以《天窗》为例,试探中段问学式阅读教学模式 |
66 |
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 |
柏小萍 |
捕 思 创——由梅花为点引发的儿童画创作教学策略 |
67 |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
周太平 |
四依 四据 四定——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在线教学策略 |
68 |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
沈汉真 |
让有效设问成为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
69 |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学 |
虞桂华 |
默然静守 撷一路“花香”——统编七上《语文》默读训练的实施 |
70 |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学 |
徐艳萍 |
美术纹样设计教学中融入本土毛衫文化的实践探究 |
71 |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学 |
王慧佳 |
素养进阶: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重构复习——以初中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教学为例 |
72 |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学 |
吕玉 |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
73 |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学 |
李玉婷 |
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物质的构成》课堂实验为例 |
74 |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庆安人和幼儿园 |
蔡燕萍 |
区域游戏,要给孩子一点留白 |
75 |
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幼儿园 |
赵琴文 |
遇见 生成 实践 推进——以大班主题班本活动《想你,就去看看你》为例 |
76 |
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幼儿园 |
李巍 |
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孵化——中班主题嵌入式社会实践活动初探 |
77 |
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 |
朱建琴 |
三方合作,多元评价——谈疫情期间网课作业的落实 |
78 |
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 |
洪波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视角转换 |
79 |
嘉兴市秀州中学分校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学 |
胡燕娜
沈燕燕 |
得“意”而有“型”:历史与社会SOLO分类评价试题初探 |
80 |
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 |
姜丽平 |
主题式阅读:开启阅读教学的新征程——例谈小学生阅读动力的激发策略 |
81 |
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 |
王勇华 |
低年段培养规则意识,搭筑法治学习的基石 |
82 |
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 |
丁徐红 |
落地生根 致知笃行——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后体验活动的实效性 |
83 |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学 |
王佳 |
巧用教材图表资源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为例 |
84 |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 |
盛春芳 |
循“追问”之道 入“思维”之境——例谈追问法在小学英语思维教学中的运用 |
85 |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 |
金晓星 |
五修三化:“姜娃成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样态研究 |
86 |
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 |
陶燕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融合STEM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以《斜面的作用》为例 |
87 |
嘉兴市南湖区枫桥镇中心幼儿园 |
富燕华 |
借助“梅花洲”景区资源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
88 |
嘉兴市南湖区城南中学 |
陈芳 |
指向学生高级思维培养的科学概念学习 |
89 |
嘉兴市南湖区城南中心小学 |
姚丽娟 |
批注法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
90 |
嘉兴庆安幼儿园 |
汪奕 |
在“研”途中追随儿童成长——以大班主题《多彩世界》前审议为例 |
91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新禾幼儿园 |
张菊琴 |
让课程根植幼儿生活——课程园本化实施中本土资源的整合利用 |
92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新禾幼儿园 |
蒋瑾怡 |
画中有“话”,说“画”共进——情景“说画”式在大班线描画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策略 |
93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新禾幼儿园 |
陈佳 |
从“索然无趣”到“乐此不彼”——巧用常规器械促进幼儿户外自主活动兴趣的实践研究 |
94 |
嘉兴国际商务区实验中学 |
周伟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学科项目化学习——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 |
95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 |
宗锋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
96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 |
徐庆涛 |
论篮球课堂教学中“拼抢与命中得分”之趣——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理论下的探析 |
97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 |
郭军 |
绘本故事在小学心理辅导课的运用探究 |
98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 |
葛梦婷 |
基于数据分析下的数学“精准教学”模式初实践——以一题为例 |
99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 |
高洪蕾 |
“剪”走偏锋 纸意生花——谈中学剪纸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100 |
嘉兴市南湖区御上江南幼儿园 |
董水丽 |
从“心”关注,有“理”前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师”三维度探索与实践 |
101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
于佳 |
情境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
102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
滕晓娟 |
寻文化元素 创特色课程——低段“汉字文化”微课程群的创意建构 |
103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
陈美洁 |
借助思维导图开展低段复习的“建模”探索与研究——以北师大版低段“数”与“计算”复习为例 |
104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
鲍孝吉 |
基于充分预测“验证推进式”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阅读活动设计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