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姓名 |
标题 |
1 |
湖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
马浙军 |
以人为本:培养小学生“四自”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
2 |
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 |
徐会星 |
三试一课:初中数学“错题社区”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 |
3 |
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 |
陈瑜 |
参与式作业评判: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学生作业评价的研究 |
4 |
湖州市第五中学 |
朱雨 |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写整合课型的探究 |
5 |
湖州市第五中学 |
王峰 |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三维度——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为例 |
6 |
湖州市第五中学 |
莫凡琴 |
例谈高中“奋斗”班级文化建设的“四重维度” |
7 |
湖州市第十二中学 |
张美蓉
李清强 |
运用“思政+”模式培育新时代中学生家国情怀的探索 |
8 |
湖州市实验幼儿园 |
刁秋萍 |
科学探究 “策”趣无穷——例谈在主题活动中提升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
9 |
湖州市仁皇山小学 |
沈一飞 |
基于核心素养,引领趣味古文——“研习单”在三四年级小古文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
10 |
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
尹杰 |
浅谈逻辑推论在古诗鉴赏中的运用——以几首古诗中的“逻辑矛盾”为例 |
11 |
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
冯靖 |
“结构、性质、衍变”的化零为整——基于模型认知的“学考有机复习课”为例 |
12 |
湖州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
徐国勤 |
基于传统节气文化的研学实践活动指导策略——以开展“遇见立夏”研学实践活动为例 |
13 |
湖州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
吴芳 |
巧用文本资源 优化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实践 |
14 |
湖州市菱湖中学 |
施彬彬 |
基于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情境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
15 |
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 |
徐淀 |
“三研”策略推进幼儿园班本主题设计与实施——以大班“别有洞天”小主题探究与实践为例 |
16 |
湖州市织里镇轧村小学 |
陈洁 |
浅议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以校本“分水墩”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
17 |
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学 |
陆晓菁 |
依托数学教材,读出数学别样美——“你知道吗”阅读价值的挖掘利用 |
18 |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范旻琦 |
开渠引水,插木成林——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
19 |
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
叶佩玉 |
量表前置在STEAM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
20 |
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
沈红 |
利用“生长题”助力小学低段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
21 |
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
李欣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KWLD”阅读模式探析 |
22 |
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刘茗芳 |
谱写教学“五部曲” 奏响读写新乐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策略的探究 |
23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 |
钱泳 |
乡土文化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究——以爱山小学校本教材《蚕桑文化》为例 |
24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 |
厉姣 |
完善知识结构背景下延伸教学的尝试与思考——以三年级“围菜地”为例 |
25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
韦毅菊 |
小学运算教学中辅助材料的应用教材对比与思考 |
26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
金惠惠 |
用“花式”评价,破“写话”困局——小学低段语文写话评价策略研究 |
27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
陈国权 |
以良好的结构促学生能力提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的思考 |
28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
朱萸 |
让写字教学绽放“过程之美”——表现性评价在低段写字教学中的应用 |
29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
吴艳 |
聚力促成长 抱团共进步——“上挂下导”挂链式组团使校本教研更有效 |
30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
沈黎黎 |
有机整合古诗文,“群文”阅读有策略——浅谈古诗群文阅读教学 |
31 |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
郭含姣 |
操作活动在图形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四边形”概念的三个阶段教学为例 |
32 |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 |
陆姝婷 |
思维+: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新型小学英语读写教学路径探究 |
33 |
湖州市吴兴实验小学 |
方文君 |
小学数学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
34 |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
徐陶玥 |
让学生乐中学,学中考,考中学 |
35 |
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 |
张静静 |
抓住“组串”的牛鼻子,教好小学低段字词句——以统编教材一年级教学为例 |
36 |
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 |
易楠 |
将“对话”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 |
37 |
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 |
姚羽萍 |
融合“习作+” 创新“六写法” |
38 |
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 |
丁伟 |
结构化教学视域下的解构与建构——由《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整合教学引发的思考 |
39 |
湖州市吴兴区常路学校 |
周惠琴 |
浅谈农村学校新居民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
40 |
湖州市南浔镇浔溪中学 |
马叶洪 |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浅析初中数学中的过程性教学 |
41 |
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 |
许欢 |
小学英语六年级单元预学微课的制作与运用 |
42 |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罗开富小学 |
吴铮铮 |
思维导图:优化语文教与学的新路径——以统编四上教学为例 |
43 |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
顾婷婷 |
语言能力视角下的初中英语Role—play教学路径探析——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2e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教学为例 |
44 |
湖州市南浔区旧馆小学 |
邱芬 |
让“沙丁鱼”们游起来——浅谈鲶鱼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
45 |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长超小学 |
顾芳芳 |
按图索“骥”: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言表达教学中的应用 |
46 |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长超小学 |
沈佩英 |
“国家意识”培养融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 |
47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
钟志伟 |
知识生长铸就高观点,逆向思维心悟问题链——生长型复习课中挖掘课本教育价值 |
48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
姚伟民 |
以部编作业本为切入点改进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
49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
姚健 |
以学为先,反馈而美——借助“云课堂”探索美育中的即时反馈教学新策略 |
50 |
湖州市南太湖幼儿园 |
张立 |
推动全园角色游戏常态开展之“四+六”策略 |
51 |
湖州市埭溪镇上强小学 |
茅滢祎 |
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