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姓名 |
标题 |
1 |
绍兴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 |
戴智敏
沈兆钧
林慧 |
基于智慧教研平台构建“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
2 |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
王慧琴 |
“合伙人制”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学校“百草园”数字课程建设的经验 |
3 |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
张韦华 |
“疫”“情”“教”“育”,在线教研——“疫情+教育”环境下,应用移动终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 |
4 |
绍兴市阳明中学 |
黄家卫 |
全国通用版教科书与现行教科书少数民族史书写比较分析 |
5 |
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中心小学 |
徐武彬 |
浅谈小学科学课外探究作业实施的对策 |
6 |
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幼儿园 |
邵丽兵 |
礼仪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 |
7 |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兴海小学 |
杨国平 |
基于新劳务理念下,农村完全小学开展STEM课程的探索——以《小学中高段STEM制作同步课程》为例 |
8 |
诸暨中学 |
马巧婷 |
沟其情感,通其思想,助其自信——浅谈与“自卑好生”的有效沟通策略 |
9 |
诸暨荣怀学校小学部 |
刘小青 |
让学生的思维成果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
10 |
诸暨市山下湖镇中心小学 |
孔垚丽 |
基于“读写树联网”的单元习作探究——以统编教材三上年级第六单元为例 |
11 |
新昌中学 |
石秀芹 |
基于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高阶科学思维——以“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依据”一课为例 |
12 |
新昌县实验小学 |
章琦
施伟江 |
统编本与人教版教材“阅读策略”比对衔接研究 |
13 |
新昌县实验小学 |
徐金萍
何翠妃 |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数学误区与教学思考 |
14 |
新昌幼儿园 |
袁慧慧 |
让孩子拥有勇敢的心灵——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勇敢品格的实践研究 |
15 |
新昌县澄潭中学 |
俞丽春 |
高中数学几何直观创设的几种途径 |
16 |
新昌县城关中学 |
潘晓勇 |
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建构与实践 |
17 |
新昌县城东实验学校 |
王越英 |
全阅读理念下,提升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课外阅读力的有效策略 |
18 |
新昌县育英小学
新昌县澄潭镇中心小学 |
任媛媛
何瀚滨 |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
19 |
新昌县育英小学 |
叶小英 |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深度学习路径探寻 |
20 |
新昌县育英小学 |
徐幼平 |
停课不停学,厨房学数学——浅谈如何在生活中为孩子创设学习和运用数学技能的环境 |
21 |
新昌县育英小学 |
石美妃 |
“战疫”教科书 德育大课堂——基于疫情背景下的小学生生命教育实践与探索 |
22 |
新昌县育蕾学校 |
丁熠 |
线描画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3 |
新昌县育才学校 |
王楠楠 |
游戏治疗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个案研究 |
24 |
新昌县西郊中学 |
张灿永 |
指向真实论证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以浙版初中科学为例 |
25 |
新昌县南岩小学 |
丁奇龙 |
在教材留白处打开对话窗 |
26 |
新昌县南岩教育管理集团 |
吴良中 |
部编七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易错题解题思维探究 |
27 |
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 |
裘婷婷 |
品概念,定策略,研范本——例谈微写作“支架教学”三部曲的实践研究 |
28 |
新昌县南明小学 |
王文洋 |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谈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策略探究 |
29 |
新昌县南明小学 |
盛亚英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处漫溯——例谈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出现“失语”现象的归因和改进策略 |
30 |
新昌县礼泉小学 |
章新莺 |
润物细无声——谈幼小衔接良好歌唱习惯培养 |
31 |
新昌县礼泉小学 |
梁杭敏 |
课文批注的大能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课文批注” |
32 |
新昌县沙溪镇中心幼儿园 |
柴凤妃 |
基于深度学习小学低段“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图形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 |
33 |
新昌县潜溪中学 |
王海燕 |
循图知“地” 因地求“理”——七年级地理利用图表信息准确实现区域定位的浅析和初探 |
34 |
新昌县七星中学 |
姜见知 |
七年级微写作教学序列化实践与研究 |
35 |
新昌县七星小学 |
徐丽霞 |
“1+X”品读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36 |
新昌县镜岭镇中心幼儿园 |
林冰洁 |
亲近土地、感恩自然 劳动实践中学会感恩的幼儿教育探究——以亲自然活动“小种子的秘密”为例 |
37 |
新昌县大市聚镇中心小学 |
石雯雯 |
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38 |
新昌县大明市学校 |
樊亚珍 |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群绘本阅读指导“问题堆积”现象与改进策略 |
39 |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
应西芳 |
从一堂课走向一个项目——以“树”为介的项目学习及拓展课程开发 |
40 |
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 |
叶丽珍 |
大数据+微课带你玩转数学课堂——以一年级错例分析的教学改进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