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单位 |
姓名 |
标题 |
1 |
嘉兴学院 |
潘晓侃 |
时代新人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选择教育研究 |
2 |
嘉兴高级中学 |
李利荣 |
学习共同体下“四微”打造“研究型”教研组的探索 |
3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 |
张云祥 |
变“被动”为“主动”: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策略 |
4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郑洁 |
基于微信公众号建构班级管理“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
5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李春梅 |
“四定·三融·多样评价”:传统技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
6 |
嘉兴市交通学校 |
肖福文 |
汽修专业“五岗进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
7 |
嘉兴市行知小学 |
范水峰 |
让童心在想象里跳荡——低段语文“想象写话”的实践研究 |
8 |
嘉兴市光明小学 |
许晶 |
层层突破,力达精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菜单式评价机制初探 |
9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徐欢 |
基于乡土资源的幼儿园美术活动材料的实践研究——以“端午节”为例 |
10 |
嘉兴市机关幼儿园 |
潘莉旻 |
绕道而行或迎难而上——由来园探视引发对“家庭功能不全”家庭教育引导的新探索 |
11 |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
金海萍 |
经历阅读 “悦”读越“美”——低段阅读课程的教学优化实践 |
12 |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学 |
张柳君 |
“历史意识”微专题:初中历史与社会精准助学路径设计 |
13 |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 |
姜慧学 |
构建生本有效课堂,逐步培养推理能力——《烙饼问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14 |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
陈微 |
课题研究“零基础”教师群的精准施策——提升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方式的创新研究 |
15 |
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学 |
刘帅 |
复诊思维:乡镇中学生居家数学学习“2+N”精准帮扶策略 |
16 |
嘉兴市南湖区城南中心小学 |
张金峰 |
提升儿童数学学习“阅读力”的实践与探索 |
17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
章明珠 |
以“绘”促“慧”,走稳数学绘本教学三大步——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中的运用策略 |
18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
郁海燕 |
课程统整下小学入学教育策划与实践 |
19 |
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 |
梅琳莉 |
“文本统整”视域下小学高端Let's talk教学探微 |
20 |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心幼儿园 |
朱娟 |
聚焦材料结构性:探索幼儿自主游戏的优化策略 |
21 |
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 |
徐淑芳 |
创家校共育新模式,引家长做“局内人”——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开设4 ~ 5年段家长学校的实践研究 |
22 |
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 |
丁建飞 |
经验+: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策略——以班主任工作坊开展班级管理案例研究为例 |
23 |
桐乡技师学院 |
周敏燕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中职生“互联网+校园心理云”危机干预模式的探索 |
24 |
桐乡技师学院 |
张磊星 |
“长三角一体化”引领下中职教学转型探究——以计算机专业校企双主题教学为例 |
25 |
桐乡市乌镇中学 |
张明彦 |
分层教学 开启初中数学教学高效之旅 |
26 |
桐乡市实验幼儿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 |
全芳芳 |
新课改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的支持策略研究 |
27 |
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语溪小学 |
蔡林章 |
运用三大策略,助力“蓝韵水墨”教学 |
28 |
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
李强 |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结构、水平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
29 |
平湖技师学院 |
柳芬 |
中职智能楼宇“行动导向”四步教学法探索 |
30 |
平湖中学 |
陆明亚 |
微见远 深化思维——以“铁”为主题的微专题复习为例 |
31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贺陆军 |
以美发力、从劳起步:“五育并举”动力机制与课程化策略研究——基于中职学校劳动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32 |
平湖市实验小学 |
周瑾 |
“微元素”课堂:自媒体时代音乐课堂新视角的探索 |
33 |
平湖市实验小学 |
蒋霞英 |
“纠错百宝袋”在小学高段数学测试评析中的思考与应用 |
34 |
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毛雪军 |
四步进阶,迈向“悦读”小学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 的教学策略探索 |
35 |
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张娜 |
立足儿童视角 厚植家国情怀——小学低段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无缝链接的实践研究 |
36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 |
蒋清锋 |
“玩转”诗文,知情知趣——小学古诗文情趣化教学策略谈 |
37 |
平湖市行知小学 |
吴红丽 |
基地建设:撬动小学新劳动教育的支点 |
38 |
平湖市行知小学 |
阮芳婷 |
赏·融·创:让传统纹样回归现代生活——以美术“纹样再生”拓展课程为例 |
39 |
平湖市行知小学 |
陆丽梅 |
意象纸艺创作:滋养儿童思维品质 |
40 |
平湖市行知小学 |
李欢 |
导·学·演三部曲,让乡土文化逐步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以“手马灯”艺术形态进课堂为例 |
41 |
平湖市行知幼儿园 |
薛晴 |
源于生活 安全教育一路“童”行——“真爱”生命安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42 |
平湖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
陆巍 |
筛选·盘活·融合:“一公里资源”推进课程园本化路径创生探究 |
43 |
平湖市钟埭中心小学 |
张丽萍 |
“微平台”评价:打通数学立体式学习操作链 |
44 |
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 |
顾顺 |
指向核心素养初中体育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
45 |
平湖市乍浦镇中心幼儿园 |
计丹艳 |
挥沙留影 绽若舞韵——大班幼儿“灯箱沙画”之实践 |
46 |
平湖市乍浦小学 |
张娟林 |
对症下药:让“问题生”不成“问题” |
47 |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 |
蒋美燕 |
生活链接视角下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
48 |
平湖市南市学校 |
俞庆 |
初中英语阅读学思课堂的着力点:问题—思维—活动 |
49 |
平湖市林埭中学 |
陈婷婷 |
主题意义引领下学生深度思维培养:问题、策略及体会——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究 |
50 |
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
盛童亮 |
“以问引学”,培养高段学生问题意识 |
51 |
平湖市广陈镇中心幼儿园 |
杨慧娟 |
品玩·趣玩·创玩:促“野孩子”品德真发展——幼儿园“乡·野·乐”育德课程的实践探究 |
52 |
平湖市当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
沈娟华 |
三重入“镜”:优化幼儿园小班化分组教学模式 |
53 |
嘉善高级中学 |
施芸芸 |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54 |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 |
周小丽 |
植根古镇文化,精雕选修课程——西塘古镇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选修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
55 |
嘉善县第五中学 |
张斌 |
“新冠”疫情下互联网教学中的科学作业“六步”精准化管理的尝试 |
56 |
嘉善县大通小学 |
黄维 |
给孩子埋下“悦读”的种子 |
57 |
嘉善县俞汇小学 |
刘景敏 |
新冠隔离家和校,网课联通教与学——浅谈特殊时期乡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
58 |
嘉善县陶庄小学 |
陈菁菁 |
三疑三探 小学生 “道德两难”问题的辨析策略研究 |
59 |
嘉善县惠民小学 |
江嘉雯 |
转化的魅力:运算律与几何的思维碰撞——以课本一练习题为例 |
60 |
海盐高级中学 |
储李勤 |
语篇线索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
61 |
海盐县武原中学 |
王静漪 |
年代尺在时序思维培养中的运用——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 |
62 |
海盐县通元中学 |
汤月芬 |
刍议语文线上作业问题及其对策 |
63 |
海盐县向阳小学 |
沈玲琴 |
言意兼得:让文言无痕生长 |
64 |
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许芳 |
激·领·仿·引·现:词汇教学过程解析谈——以PEP3 U nit 4 Part B L et's Learn为例 |
65 |
海盐县城南幼儿园 |
沈丽华 |
三阶五环:儿童作为主体的探究课程实施路径 |
66 |
海盐县城南幼儿园 |
胡爱芳 |
从“食”到“育”的实践智慧——幼儿园“食育”微课程的架构与实施 |
67 |
海盐县于城中学 |
沈超 曹亚琴 |
三位一体:渗透科学本质的“分层任务单”设计 |
68 |
海盐县于城中学 |
蔡燕芬 赵国勤 |
活用历史 “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69 |
海盐县于城小学 |
杨宁 |
释放、了解、管理:三位一体有效化解小学生情绪危机——以小轩同学为个案 |
70 |
海宁市第二中学 |
沈移 |
绘制名著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立体思维 |
71 |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
王思妤 |
润“教”无声,立“德”树人——思政元素融入中职外贸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72 |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
吴红霞 |
绘本故事,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绘本故事”的运用策略 |
73 |
海宁市丁桥镇中心小学 |
宋璐 |
“泥巴”地里做道场——让农村孩子的劳动实践贴上“土”标签 |
74 |
海宁市硖石中学 |
傅彩云 |
导游研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 |
75 |
海宁市文苑小学 |
沈群亚 |
依托大数据 探寻学生评价新路径 |